大船到码头,李长乐和李大哥挑了二十来斤红甘鱼、还有些大虾和膏蟹带到水路张给老张。
他到那后,还要跟技术员沟通一下,把需要调试的机械设备调试好,明天正式接船。
大船一靠岸,就有不少人朝大船这边看来,李长乐几人抬着鱼获下船,顿时收获了不少羡慕的目光。
“你们看,阿堂家真的买了大船!”
“我天啊,搞了半天阿乐兄弟几个,买的不是铁皮船是钢船啊!”
“我上次在张家船坞看到过这条船,听老张说要两万多块呢!”
“才两个来月,就挣了一条大钢船回来,难怪赖大说阿乐挑的那处水域日进斗金!”
“少听赖大那种人瞎吹!我听陈会计说,阿乐兄弟买这条船,他丈母娘借了几大千给他们,凤凰酒楼的管事也借了不少给兄弟几个,这才把船买回来的。”
大伙儿也不愿相信,李长乐兄弟两月能挣到一条大钢船,都觉得借来买的才合理。
“踏马的,人家丈母娘才是丈母娘诶,舍得借几大千给女婿买船,我家丈母娘,就晓得来我家拿鱼。”
“你要是有阿乐的相貌,也能找个有钱的丈母娘。”
“这辈子别想咯,指望下辈子投胎前把眼睛擦亮一点。”
“阿堂,你怎么还上船干活?该在家做老太爷,享清福了诶!”李父相熟的老船工羡慕的说道。
李父满脸笑容,“呵呵,孩子们让我在家,我闲不住,久了没出海捕鱼,怪记挂的。”
“你也是贱骨头,在家享清福不好,偏要上大船把自己累个半死。”
“大船一点都不累人,在船舱里睡一觉醒来,开动机器就可以拖网了。一大包海货,一千多斤,机器一会儿就吊到甲板上了,都不用费力气管它。”
村里巴望子孙早日买大船的人家多的是,结果他最先上了大船,再苦也是高兴苦。
“我们这些个老家伙,还是你福气好啊,还没住上新楼房,就先上了大钢船。”
有人指着大门紧闭的王记海鲜行,“难怪戏文里说,宁欺白须公,莫欺少年穷,阿乐跟王麻子吵架那次,王麻子还骂他一辈子穷鬼头呢!”
“我还记得阿乐回他说,你怎么断定你能富一辈子?”
“王家是啥人家?倒台是早晚的事。”
“就是,阿堂家几个孩子勤快肯干,发家不过早晚的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