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陈封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刘备的书佐,当军医是兼职——陈封没有接受过任何额外照顾,书佐是他应得的工作。
刘备本质上其实是个懒人,只是脑子不偷懒,涉及自身安全的事儿也绝不会偷懒,比如练武就每天都在坚持。
但能让别人干的活儿,刘备自己当然是不会动手的。
军令或重要文书是不能直接写在竹简上的,需得用刀刻——这是为了防止被人改动或是因沾水等意外情况导致模糊不清。
用刻刀在竹简上刻字又费时间又费劲,当官的通常都得有人帮着干这活儿。
其实张飞才是最擅长刻竹简的人,几年来天天都在练,张飞现在甚至能用横刀在竹简上直接写字,动作奇快无比,很有点武学高人风范。
可张飞经常刻错别字,军令文书之类的活儿万万不能交给他,要不然‘运粮’之类的最常见的词很可能会被张飞刻成‘军娘’
陈封就不一样了,慢归慢,但从来不出错。
只不过,陈封一直没什么机会获取军功。
其实他武艺不错,胆量也大,但他没能通过武选,无法进入刘备的近卫曲,也没得到上战场的机会。
与陈封同龄的田豫,因其在渔阳的功劳已被刘备升为了武策从事,也就是军事参谋——刘备说话算数,不管多大年纪,有功就升。
而陈封这个书佐,估计还得磨两年。
其实陈封并不追求升职,毕竟他才十五岁,不着急。
而且书佐这个职务陈封很喜欢,因为这个职务能一直跟着刘备,也方便他记史。
不过,为了写承柞观纪,陈封遇到了很多困难。
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。
比如刘备向董卓献的计
这计策确实是很有效的,虽说董卓没能攻克下曲阳,但至少得了场“大胜”,肯定足够向所有人交代了。
可问题是陈封很清楚,这计策就是为了坑害那些冀州豪族,顺便解董卓之困,刘备的出发点其实并不高尚,倒是很有点狼狈为奸的意思。
那这怎么记录呢?
写成‘玄德郎君向中郎将董仲颍献计,使官军大胜,一度攻入下曲阳城内;惜董仲颖负伤,乃至未能得全功,殊为可惜’?
这确实是正常史官的写法。
可陈封不愿这么记,董卓这一仗算不算大胜陈封心里清楚得很,要这么写就不算是照实记载了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十二楼月明 作品《二手穿越:大耳贼刘备》第166章 诡诈就诡诈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