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就谈不上仁德之君,顶多算是个仁厚之人。
刘备知道得人心者得天下,也理解一部分人心,但在此之前刘备并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‘得人心’。
首先那得是自己人,自己人的心才谈得上‘得’,外人的心怎么得?
想让盟友不背叛,最好的方式是将盟友彻底纳入自己的统治,而不是指望盟友守信用。
想让民众讲道义,最好的方式是让民众全都成为自己的追随者,依附自己而活。掌控其生死,约束其行为,形成一个必须讲道义的环境,而不是依靠合作或交易维持平衡。
擅长交易可以成为豪商大贾,却无法真正的治国安邦。
当今天子刘宏便是靠合作与交易在维持这个帝国,所以经常被人背刺,以至于这个帝国摇摇欲坠。
现在刘备遭遇太行贼的背刺,其根源就在于此。
人人都有自己的需求,有自己的私心,再小的小人物,那也是个人,是人就有欲望。
没有人可以全知全能,无名之辈的阴谋诡计照样能害天下豪杰。
也不能指望小人物讲道义。
小人物缺少的从来就不是智商缺的是“道”。
道义二字,何为道?
道是公心,义是私行;道是理念,义是实施;道是规则,义是行为。
讲义气的人很多,但讲道义的人却很少。
也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心,所以治理天下需要“教化万民”。
这教化,并不是指教书育人,而是指让民众在私心之外,建立一个共同的‘公心’。
所谓“存天理灭人欲”,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其实就是用公心去约束人的私人欲望,这是在布道。
这道,可以不高尚。
可以是拥戴某个领袖,可以是拥护某个理念,可以是信仰某个宗教,也可以是律法严刑,或是强权强势,甚至掳掠强夺
这都是道,本质上都是为了同一件事——统治。
教乃上施下效,化乃变育新生。
施之以道,使人效仿,以至治下同心,这才是教化。
如果只是布施恩泽展现德行,却没有让治下民众产生新生般的变化,那就是无道之治。
治下民众会尊重这个有德之人,但却不会归心,只要有利益驱使,该反还得反。
反倒是像太行左髭或黑山张燕那样,做贼统治数十万人,这反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十二楼月明 作品《二手穿越:大耳贼刘备》第184章 举贼为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