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兵,超编好几倍。
得知刘备要去青州,自愿随刘备同去的人非常多,除了部曲家人之外,还有西河大部分民众,甚至包括少数乌桓人。
刘备搬家主要是考虑家人的安全,但刘备其实并不希望西河人全都离乡背井。
落户之民是不能随意迁徙的,会被视为流民,而且现有的土地抛荒了确实太可惜了,毕竟西河亭现在已经算得上鱼米之乡了,而此时也正是春耕的时候。
刘备苦苦相劝,想让大伙重新考虑,以免误了农事。
但即便是被视为流民,即便耽误耕种,这些人仍然自愿举家跟随。
他们都怕刘备走后幽州没了约束,再被贪官污吏坑害。
刘备也劝不住。
结果,刘备启程前往青州时,幽州竟有四万多人跟着刘备一同南下。
人都是从众的,这举家搬迁的人一旦形成了大规模,那就会有更多人起同样的念头
同时,刘备这边人多势众,自然也不会有不开眼的贼寇跑来找死,这一路显然是比较安全的。
结果原本故乡在冀州或青州一带的人全都加入了搬家大军。
沿途的流民也纷纷投靠,刘备这边的人大多都是流民出身,受过同样的苦难,便分给了沿途的流民一些粮食——这就使得人越聚越多。
行到甘陵,甘陵的很多前黄巾家眷也想跟着刘备走,他们是谁都信不过,只相信刘备。
再说,白垚也要搬到青州去
结果这一路下来人是越走越多,到了平原时,已是浩浩荡荡不知道有多少人了,肯定是超过十万的。
实际数量没法统计,只知道最前面的人已经到了平原县,而最后面的人竟还没有走进甘陵地界。
人太多,走得极为缓慢,刘备到了平原时,已经是中平四年五月初。
此时张郃与白垚二人已经在平原等候两个月了。
目前平原县一带的贼人已被二人肃清,很多自称“黄巾”的贼人其实压根和太平道没有任何关系,见了军队之后主动退让了,张郃与白垚根本没有正经作战,只是怎么也找不到那些退避的“黄巾贼”躲到哪儿去了。
平原有不少豪族,但有不少家族举家搬迁去了别处——有人追随刘备,也有人逃离刘备。
豪族们跑路也是正常的,不出意外的话,平原那些原本自称黄巾的乱民,大概和那些逃离平原的豪族脱不了关系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十二楼月明 作品《二手穿越:大耳贼刘备》第213章 乱世刺史皆军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