挺大,可种了几年的桃树依旧是那副‘要死不活’的样子,几年过去也才一尺多高点,植株倒是大拇指粗细了,至今还种在花盆里,分明就是一单纯的盆景。
它也不开花,但叶子却是四季常青。
总归万物有轮回,这桃树虽然特别了些,每年依旧有老叶枯萎长出新芽。
正常桃树两三年都能长到一两米高开花结果了,这玩意陈宣也是无奈,指望它开花结果吃到家乡的味道暂时是别想了。
索性它还活着就成,其他的不重要。
又一年开春,本来陈宣他们甲级结业是不用再去学堂了的,但科举在前,谁都压力大,自然是回到学堂尽量待在先生身边多学点东西。
这也算是蒙学阶段同窗们为数不多的相处时间了,一旦科举过后都将各奔东西,有的会更进一步去更大的地方深造求更高的功名,有的则会就此断了读书的念想回家平凡一辈子,有的不甘心就重回学堂继续奋斗以图再战。
原本陈宣以为自己始终会保持一颗平常心,可事到临头也跟着紧张了起来,绝对是被别人影响的。
转眼来到二月末,科举日期也已经定下,学堂给所有备考学子下发了通知,就在三月三。
是个不错的日子,春暖花开,正是一年万物勃发的时候,莘莘学子读书多年一朝验证所学,算是应个好兆头吧。
在开考的前几天,玉山先生便让陈宣他们放下书本,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,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调节一下考试前的紧张心情。
毕竟该学的都学了,临时抱佛脚也没太大意义,反而会把自己整得紧张兮兮乱了分寸。
随后两人带着轻松的心态返回高家。
虽说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都有的心愿,但他们回去之后,高家上下绝口不提学习上的事情,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环境。
然而高景明作为高家大少爷,未来的接班人,这种大事儿谁能不上心呢。
高老爷来信询问高景明最近过得怎么样,有没有什么想要的,他下次归家带回来,只字不提科举方面的事情。
高小姐都不远万里写信前来,说有时间让高景明过去玩儿,顺便看看他的小外甥,如今小锦麟都四岁了,最是顽皮的时候。
放下信件,高景明看着陈宣摇头道:“阿宣,本来我是不紧张的,师父教了那么多挺有把握,可你看看,家里都成什么样啦,爹爹和姐姐都来信,他们越是不提科举的事情就证明越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