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试卷之上,陈宣浏览了一遍,前面二三十道都是些填空题,死记硬背的东西,接下来一二十道是些造句解释意思的题目,然后还有十来道判断题,接着是十来道断句题目,再次是一些算数方面的题目,最后是一些阐述题。
看完之后陈宣心中大致有数,前面都是些送分题,难度在后面,可谓处处都是坑。
整一百道题下来,涉及了天文地理农耕水利行军打仗乃至婚丧嫁娶,巧妙的以出题的方式呈现出来,几乎涵盖了君子六艺的礼乐书数射御内容在里面。
其中婚丧嫁娶就涉及到了礼,什么样的场合需要什么样的礼仪礼器,行军打仗关乎射御,农耕水利涉及数,数不仅仅只是计算那么简单,古时还包涵气数天气原因在里面
反正考试的难度还是有的,哪怕陈宣自问学得扎实也没十足把握能上榜,几千人只取一二十呢,其中大多数哪个不是学了十年以上的?
只能尽量吧。
不过陈宣以他的眼光,却是从考卷中的字里行间发现了点有意思的东西,那就是内容几乎将读书人束缚在了一定的条条框框之内,忠孝仁义这几个字可谓润物无声。
对此他只能说当权者当真是深谋远虑,为啥,因为读书人安分了,国家就安定了啊,有头脑的人做坏事和莽夫做坏事哪个危害更大?
纵观历史,农民起义有几次能成的?
试卷检查的差不多,随着咚咚咚的三声鼓声响起,考试正式开始。
原本鼓声大多用在战场,可这考试不就相当于读书人的战场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