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麻烦。
对此高景明沉吟了下倒是没太在意,而是问陈宣:“阿宣你觉得呢?”
“少爷,这个得你做主”,陈宣哭笑不得道。
高景明琢磨了下道:“短时间来说自然是靠近书院更好,但我们在这里不是一两天的事情,以后人情往来,同窗相聚,自然是城内方便一些,所以就城内吧”
小叶也赞同道:“就按少爷说的来吧,出发之前何管家就说过,少爷进入书院后,一个月二十五天都要在书院读书,住的也是宿舍,唯有月底放假五天得以放松,自然是城内更好”
“嗯,夫人也说过,读书的时候就好好读书,心无旁骛,放松的时候也可适当放松,劳逸结合”,小彩也点头道。
的确是这样的,流玉书院虽然没有围墙封闭式那种,但真正上学的时候大家都卷,气氛使然下谁还有心情玩乐啊,这个时代的读书人,书是给自己读的,而不是为了应付家里和先生,当然,那种不考虑自己将来的混子另说。
其实在书院的食宿早就在年前确定好了的,入学之后吃住都在书院范围,可以带丫鬟书童照顾生活,主打一个专心学习。
但在此之外,总得有个落脚的私人空间,所以额外准备住处就有必要了。
流玉书院可不是想进就能进的,要么每年花一大笔学费,要么你学问突出,总之门槛很高。
学问突出之人,书院是会酌情减免学费的,甚至每半年的考核名列前茅,还有额外的奖金,若是成绩一般,就只能乖乖掏钱亦或者走关系了。
这书院的学费在陈宣看来简直有些离谱的,一年足足三千两银子的学费,你若一段时间下来实在烂泥扶不上墙,再多学费都有被辞退的风险!
一年足足三千两银子的学费啊,对世间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笔恐怖的天文数字。
阳县得味楼的店小二,累死累活千年也就能挣一年的学费!
这也是为何高家只安排了高景明入学,而没有给陈宣这个书童办理一样的入学资格,哪怕他也是有功名在身。
太贵了,此前陈宣还不值得高家那么大的投入,过几年他再大点或许才会酌情考虑。
虽说陈宣不能和高景明一起在课堂上学习,但可以在书院范围活动,高景明的书他也可以看,花钱还能去书院书楼看书,甚至因为高景明本身交了大笔学费的前提下,作为书童,书院都不禁止在课堂外旁听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