贬低的,遣词造句稚嫩,故事情节很多地方都不合理,还在隐隐抹黑世家,给人灌输不劳而获的思想
总之负面看法铺天盖地,但你就是架不住这本书火啊,甚至在这样的批判之下还愈演愈烈了,这找谁说理去?
反正但凡是有人之间起冲突了,动不动就给你蹦一句莫欺少年穷,简直成为现象级口头禅。
吴俊耀那家伙的一首残诗的话题还没完呢,从那天开始,他就一直住在了闻香阁,整日里醉得不省人事,梦想灵光乍现将残诗补全。
一开始人们还很期待,可渐渐的他拿不出后续,关注他的人也慢慢变少,但依旧不妨碍那首无题残诗的流传度,残才更有话题性。
不但无数人想要续上那首诗一夜成名,因此还开了不知道多少诗会,听说已经流传开去,大有举国上下文化圈子竞相讨论的程度,听说很多有钱人又喜欢诗词的开出天价悬赏希望有人能补全诗词,不知是真是假,在本就热闹的话题上更添一把火。
最后就是宁桂亮都说好了,这个男人懂的都懂。
不知哪里传出来的消息,宁桂亮得到一种‘神药’,赞不绝口,为此还写诗歌颂,彻底引爆话题,逍遥丸一时之间风靡到人尽皆知的地步。
然而那玩意已经买不到了啊,销售之人也是个缺德玩意,点了一把火就销声敛迹了,整得无数人挥舞银票都不知道去哪儿买。
一开始这种事情人们还要脸避嫌,可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,谁还管那么多啊。
因此有机会买到众多逍遥丸的人,他们成为了无数人巴结讨好的对象,家里门槛都快被踏破了,一丸难求。
本来逍遥丸的价格就贵的离谱,可随着源头断供,那价格蹭蹭往上涨,仅仅几天时间就被炒到近两百两一颗的恐怖程度,还有上升势头,有钱人那是真不把钱当钱啊,就这没有一定关系和身份背景你都买不到。
听到关乎逍遥丸的后续话题,陈宣心惊胆战之余只觉血亏,两百两一颗啊,我都已经把良心丢了喂狗都不敢开那个价格,这得损失多少?
但他也明白,有道是物以稀为贵,没有源头了,市场自然炒起来的虚高价格,做不得数。
然而这种东西太过火爆,比抢钱还夸张,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假冒伪劣产品,不知道坑了多少人。
哪怕陈宣在卖的时候,对每一个顾客都三令五申,唯有在他手中买到的才是真货,可就是架不住这玩意火爆后有人想碰运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