须知现在可是到了关键时期,最多半年,一旦大局已定什么都晚了。
哪怕只是一个万一的猜测,若真是高景玉的手笔,这女人的手段真心有点狠辣了。
想那么多干啥,别给自己整长脑子了
短暂的交流后,天色已经大亮,高景明道:“后续看姜家行动吧,我们就别管了,然后阿宣你没事儿的话别乱走,得去帮我接亲呢,很快就有客人来了,我去门口招待一下”
“行吧,你忙你的”,陈宣笑了笑道,带着小公主进入高家,找个地方打发时间等着吉时到来。
很快就有宾客陆续到来了,小公主身份特殊,陈宣也不好带她去扎堆,干脆找个亲近的地方待着。
高景明这次大婚要操办整整三天时间,第一天来的是些同僚同窗朋友,关系一般那种,而第二天来的皆是达官贵人,大多都是因为陈宣的关系主动前来示好。
而今天是重头戏,乃高景明拜堂的日子,所以前两天来过的,一些会过来做个见证,但今天主要到来的宾客,却是高家这边的亲戚,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,亲戚嘛,是要来受头给喜钱红包的,以高家如今的风光程度,哪怕那些亲戚不知道陈宣,再远都得千里迢迢的赶来参加,很多估计提前一个月就出发了。
如果这样的日子亲戚都不来,那关系逐渐就淡了。
对于高家的亲戚陈宣是不熟的,小时候就几乎没离开过高家,偶尔见过高景明的几个老表,待去了流玉书院七年,长什么样都忘了。
随着时间过去,高景明的奶奶来了,舅舅来了,叔叔伯伯也来了
亲戚还挺多的,高家祖宅在阳县,亲戚主要都在南方,估计这些亲戚也是难得出远门吧,很多一辈子恐怕也是第一次来京城,是以都是拖家带口的,大人小孩一大堆。
富在深山有远亲呐,更别说高家如今的光景,沾亲带故的都想方设法来参加这次婚礼。
虽说和高家亲戚不熟,陈宣也没必要去扎堆,但随着玉山先生的到来,陈宣就必须得出面了。
小时候可是和高景明一样的待遇接受他教导的,没有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。
玉山先生依旧坐着轮椅,但眉宇间丝毫看不出当年的颓废,满是意气风发,他徒弟高景明都高中状元名满天下了,人生无有任何遗憾。
从蓝丰县到京城这条路,他足足走了二十多年,当年他志得意满的进京赶考,却落得个险死还生返回的下场,而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