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动。
“对。”苏檀儿点了点头,说道:“应天府龙盘虎踞,四通八达,虽然我们姜家不能直接出面,但完全可以让其他人为姜家服务,包括应天府的军队,虽然他们战力比不上姜家军,但毕竟是应天府本地人,他们是不会看着应天府被乱贼攻破的。”
“可以,这件事你交给你了,需要的资金不够找总部要,另外,我会将临安府的郑青田弄到应天府的。”姜辰说道。
郑青田,就是梦华录中的人物。
之前在钱塘县的时候,姜辰可是收了郑青田为手下的。
“好。”苏檀儿点了点头。
“对了,吴江府的巨鹿郡王现在有什么动静?”姜辰想到了雁归西窗月中的男主角。
“没有什么动静。”聂云竹回答道。
“巨鹿郡王哪怕他没有野心,他的家族也会逼迫他的。不过我觉得可以进一步利用一下圣教。”姜辰说道。
“进一步利用圣教?什么意思?”赵盼儿问道。
“我觉得我们可以”姜辰和众女谈论了起来。
东汉大陆。
姜辰在御书房召集了荀彧等内阁大臣。
这几天因为去了扬州府的原因,东汉大陆的事都是内阁处理的。
虽然姜辰是第一次离开这么长时间,不过,内阁大臣处理的事还是让他很满意的。
“陛下,青州黄巾乱贼复起,青州刺史请求镇压。”荀彧说道。
“青州,北海国。”
姜辰打开竹简看了起来。
东汉大陆青州黄巾军的情况,姜辰是知道的。
那些影视剧中,在董卓进京的时候,孔融被征为司空掾属,被授为北中军候。在职三天,转任虎贲中郎将。不过董卓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,孔融与董卓争辩,言辞激辩,常有匡正的言论。董卓怀恨在心,将孔融转任议郎,随后又暗示三府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举荐孔融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。
孔融到北海国后召集士民,聚兵讲武,下发檄文,又亲写书札,与各州郡通声气,共同谋划。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,而转保朱虚县。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四万多人,再设置城邑,设立学校,表显儒术,荐举贤良郑玄、彭璆、邴原等。对待国人,就算只有一点微小的善行,也都以礼对待。国人没有后代及四方游士有去世的,都帮助安葬他们。因颇有政声,被时人称为“孔北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