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氏商定下,将大婚之事放到台面上谈,再由太后联合沈一贯那帮浙人一同给皇帝施压,未必“国本之争”的最后走向会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。
而归根结底,这样出乎意料的发展竟然完全来自于曾让自己沾沾自喜的“控制并改变了历史”,金靓姗在百无聊赖之中,想起那天伊士尧提到时间悖论时说的话,虽然这时心里仍有不服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他提出的全部质疑都不无道理。
想到这一点,不能当场急得挠头的她,只能停在椅子上如坐针毡,盘算的劝服何禾嫁入皇宫中的事,也一直在被自己焦虑的心情打断。
伊士尧、何禾;伊士尧、何禾,她脑中在与这两人相关的事情中循环往复地想着,瑛儿因为怕自己留在跟前,总会让娘娘想到她从宫里听来的关于郭氏的事,只隔个一会儿才来瞧静坐在桌边的郑皇贵妃一趟。
就在这一趟,她想给娘娘续上一支玉灰时,忽然郑皇贵妃就轻轻拍了拍桌沿,“去把何贵,把何贵给我传过来!”
金靓姗在何禾这件事上,心里想的是,若果要劝服她,有那么几个必要条件是一定要有的,第一点当然是她和皇三子相互之间的真心——即便如今皇帝与皇后两人的关系微妙至此,但也不妨碍他们俩在大事要事上意见的高度一致,因此皇三子将来成为皇帝,何禾作为发妻,或许直接成为皇后,两人的感情基础必须坚实。
其二就是何家人的态度,尤其是何禾的生身父母——没记错的话,一位是何宁,另一位叫文熙瑶,此二位长辈对何禾嫁入皇家所持的立场,万一其中有一位对皇家并不感冒,甚至是有些难以名状的排斥,则此事必然不成;除此之外,长姐何汀的意见同样重要,这一点在那一日她深夜入宫之时就已经很明确了。
其三则是将受到的阻力,如今在行宫里自然感受不到什么,但要是回到皇宫里,慈宁宫的太后恐怕不会对这件事善罢甘休,但这一点,金靓姗倒是早有准备,无论是伊士尧提供的藏有铅毒的螺纹针,还是当年应对皇帝尽言,却没有如实以告的火烧建极殿真相,这时都成了万一太后与皇长子发难时,金靓姗赖以反驳的重要事件。
除了以上三点,还有一位奇兵——何贵,即是伊士尧,对于皇长子而言算是“倒戈”的他,成了金靓姗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的“自己人”,而且何禾知晓伊士尧如今的身份,又有一副何贵的躯体。由他在何家人面前帮着劝服何禾,一定事半功倍。
她想到这一点,又被点燃的玉灰启发,第一反应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