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时,王烈、管宁二人辞归辽东,在骊宫的一个月避暑的日子,张虞每日让二人随行,与之畅聊辽东情况,且三天一小宴,五天一大宴,热情款待。
故王、管二人离别时,因深感张虞之器重,遂向张虞承诺,二人将竭力劝降公孙康,让其献州来降。
在月末的时候,因天气渐渐降温,及宫中有妃嫔生产,张虞遂回到长安宫。
张虞在长安长期耕耘下,蔡琰怀了二胎,再次生下一个男孩。蔡袭有了弟弟,颇是欢喜,比张虞更着急回去看望。
有人欢喜,有人忧。大桥在三月前产下一女,结果未来得及取名,数日前便忽报消息,言患病夭折了。
大桥因女儿夭折,哭得稀里哗啦,整日以泪洗面。张虞知小女儿夭折,固然伤心、郁闷,但更关心大桥的状态。这不一回长安,便先瞧了蔡琰,再去看望大桥。
大桥见到张虞,倒是止住哭泣。为了让大桥心情好些,张虞连续陪了好几日,每日哄着大桥,算是让她心情好了不少。又担心大桥睹物思人,便让小桥陪大桥至华山游玩,以便舒缓压抑的心情。
小女的夭折虽让张虞心情不佳,但因事务繁琐,张虞几乎无法停歇,转头便接见从河南地而归的满宠。
“朔方与河南地辽阔,上郡、北地南从关原起,北至黄河畔。山谷、沟壑、原野交错其中,南以五谷为生,北以牧耕为业。賨人好斗,以氏族聚集,故可安置在南,要害之处,通川之道,调立城邑。”
满宠行走在宫道上,向张虞回报道,说道:“因此賨人虽北迁,却迁至北地泥阳、弋居、五祚,上郡雕阴、高奴、定阳等近十县邑,修缮废垒以为坞,委骁勇者兼领军、政之事。然以上诸县在关中边缘三、四百里之内,去大河、朔方有上千里。”
“陛下复京畿五百里以内之城郭易,但欲恢复大河南北两侧郡县,当遣兵马先行以退胡寇,效孝武皇帝迁民实边之举,方能长久稳固。否则尽由胡人牧守,恐会有匈奴作乱之事,能安五十岁,却不能安百年。”
张虞负手踱步,颔首说道:“伯宁所言深得朕意,云中、代郡、雁门、西河诸郡胡人之所以听候朕之调遣,在于朝廷之兵威。若朝廷衰弱之际,胡人岂会甘心听宣。流官治下,军镇连城,方是朔方安治之根本。”
满宠说道:“自秦开边以来,便不断移民实边。但百姓如不能安定,便会大量逃亡归乡。而今国朝初统天下,中原州郡凋敝,迁民至四方则敝中国之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