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州,襄平。
在张虞让士廞为使,回乡劝降自家的父亲与叔父时,辽东使者经一月的赶路,从长安回到襄平。
“仆拜见使君!”
王烈、管宁满脸疲惫,风尘仆仆向榻上的公孙康施礼。
“二君奔波万里,多有辛苦啊!”
公孙康热情邀请二人坐下,并让侍从端上蜜水,问道:“孤闻唐皇遣兵南征曹操,不知战事何如?”
“势如破竹,仆起程回长安之时,唐军已大破曹操。曹操困守金陵,余者郡县悉数归降。料用兵情况,今时唐军恐已破金陵,江东重归中国所有。”
王烈暗有所指,说道:“昔唐皇曾招曹操归降,然曹操自视甚高。唐皇大怒,下诏诛其三族。城破之时,或是曹氏族灭之际。”
闻言,公孙康神情微变,他对归降中原谈不上积极,毕竟山高皇帝远,作为割据一方的诸侯,与君王没什么区别。
故公孙康心中甚至希望张虞南征兵败,那他就能多割据几年。但他没想到张虞破曹操速度这么快,前后大概也就半年多的时间。
喝了口水,平复了下心情,公孙康问道:“不知卿可有见过唐皇?”
“在长安时,唐皇几乎每日召见,咨问辽东之事!”王烈说道。
“卿以为唐皇何如?”公孙康沉吟了下,补问道。
“前到朝廷,幸能服侍唐皇。唐皇每日理事,自旦至夕,问民政,听兵事,察胡政。唐皇好骑射,每日必习鞍马之事,其之才略勇武,非人敌也!”王烈说道。
“唐皇每日理政,夺下人之事,莫不疲惫?”公孙康酸溜溜说道。
“非也!”
管宁补充说道:“唐皇问政,却不治政。每日上午召公卿至紫辰殿,命尚书、计使、枢密、北院四部推理政事。财问计司,兵问枢密,政问尚书,藩问北院。如有不决之事,先报于丞相,再由唐皇决断。”
“唐皇常以两汉之失为鉴,故理事开诚布公,无所隐瞒,明君是也!”
“与高、世二祖相比,何如?”公孙康问道。
王烈沉吟良久,说道:“人主之德,在于知人,其病在于多才。知人而善用,可令天下太平。多才而自用,虽有贤者,无所施之,仅用己策。”
“高祖谋事不如张良,用兵不及韩信,治国不及萧何,知三人之才而用不疑,西破强秦,东伏项羽,曾莫与抗者。及天下既平,政事一出于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