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古者哲王立纲陈纪,赏有功,罚有罪,执此道而天下安。朕起自微弱,赖诸将效力,平群雄,定祸乱,君主华夷。当定功行赏之时,大将军辽东斩蹋顿,北平幽州,南征吴楚,西征颇有功绩,今拜授开国代国公之爵,采邑一万一千户,子孙世袭。”
“大将军晃居旧将之列,随朕讨关陇,平河北,救汉中,灭巴蜀,破吴楚,皆有不世之功,今授开国晋国公之爵,采邑一万户,子孙世袭。”
“枢密使诩弃乱归义,奇谋大略,定乱兴邦,平天下有大功。今授开国武威郡公,采邑六千户。”
“将军云常山举义,弓马娴熟,护朕周全,统掌铁骑,破敌无数,功勋卓著。今授开国常山郡公,采邑六千户。”
“将军褚中原从军,执掌陷阵,身先士卒,不惧矢石今授开国沛郡公,采邑六千七百户。”
城门外,钟繇。满宠率文武百官迎接,郭图宣读诏书,大封南征归国的文武诸将功绩。
张辽食邑一万一千户为诸爵之首,比钟繇、满宠封得更高。虽仅高了一千户,但其中透露出来的意味更重要,如认可张辽为武将第一人的位置。
后续除徐晃被封国公外,余者皆被封为郡公或县公,如贾诩、赵云、许褚、孟宁之、孙资、郝昭、程普等文武归属于开国郡公一档,因功绩不同而食邑相差很大,有二三千户之差别;马超、文聘、麴义、郭淮、张绣等追随不久,或立功相对少的将校封为县公。
但凭马超、郭淮二人岁数,后续爵位迟早会提高,不会止步于县公。
县侯差不多便是新降不久,或在军中雀起名声的将校,如张郃、黄祖、庞德、马岱之流。乡侯、亭侯档次更低,列位者如关羽、刘异、丘郎等将。
至于留守在荆、扬州的郦嵩、高顺二将及诸将,虽远在东南,但张虞依旧有封赏。如高顺因起兵之初麾下领兵,被授与开国陈留郡公,采邑七千户,位于国公之下第一人。
郦嵩功绩弱些,但因常年独自统兵,并有坐镇四方之经验,此次南征东南,陷寿春、破合肥有功,加之与张虞的关系,于是郦嵩成为国公食邑中最少的一档,开国赵国公爵,采食邑八千八百八十户。
南征诸将官爵悉数有赏,但朝中文武功勋被张虞刻意压了下时间,以候平、交二州归降为由,准备在年末授爵。
“臣当竭忠尽力,报效陛下!”
众人在张辽、徐晃二将的带领下,朝宫中的张虞远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