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吏,察其才学。”
张虞沉吟了下,转头看向随行的杨俊,问道:“季才可知王文舒之名?”
杨俊拱手说道:“回君侯,俊略有耳闻,其虽年少,但才学出众,通文知兵,才干远胜其堂兄王机。以俊之见,今若欲用王文舒,不如征辟为郡吏,之后再委以重任。”
“且如季才之意!”张虞说道。
杨俊虽负责人事不久,但就整体表现而言,让张虞颇是满意。非关键的人员录用,张虞常会听杨俊的意见。毕竟只有看到那些被杨俊所举荐之人的表现,才能知道杨俊是否具备选官之能。
“君侯,俊奉君侯之命,已劝得司马朗、司马芝、赵咨三人归乡。昨日初至晋阳,不知君侯欲何时接见?”杨俊说道。
张虞瞧着手中的弯弓,心中顿时无奈,自己日后怕不是狩猎的时间会越来越少。
“下午回城接见!”张虞说道。
“诺!”
因忙于回城接见三人,张虞匆匆射上十余箭,之后便率左右返回晋阳。回到州府,已至下午时分,张虞用过午膳,便召见了司马朗、司马芝、赵咨三人。
张虞执着于考察人才,与张虞领导作风有关。张虞深知自己无暇顾及很多事,故常会舍得将权利下放,交由可靠的文武负责。然为了确保自己对属下的控制力,张虞会牢牢抓住人事权。
当然了,君主的首要职责在于治人与决断,而非与下属抢夺事权,否则君臣职责颠倒,权利倾轧,岂不是乱套了。
张虞先行接见了司马芝,司马芝为人务实,因家境贫寒之故,对农事信手拈来,且治政观念上更偏向法家。尤其司马芝抑制豪强,扶持贫弱的理念,让张虞颇为欣赏。
在一番考核下来,张虞当场拜司马芝平城长,接任杨赞的位子。而杨赞则被张虞拜为雁门郡丞,为钟繇代行雁门郡中军政事务。
司马芝退下,很快便轮到留名于后世的司马朗。
“仆司马伯达拜见君侯!”司马朗作揖道。
“坐!”
瞧着不卑不亢的司马朗,张虞微微点头,说道:“河内兵戈动荡,伯达能识大势,率族人南迁避难,可谓有见识。今不知伯达才干何如?”
司马朗说道:“禀君侯,仆学识浅薄,蒙父亲教诲,熟读汉书,精通典籍之学。君侯若欲用仆治经,则仆才疏学浅,恐难以胜任。”
张虞笑了笑,说道:“天下大乱,群匪并起,乃大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