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以中兴天下!”
董承虽贵为国舅,但他依旧是军阀思维,死死抓着兵马,不愿为刘协拼命。今张虞来信,让他莫投袁绍,他自会偏向之前扶持的张虞。
“杨公呢?”刘协问道。
杨彪迟疑片刻,说道:“袁绍与袁术虽为兄弟,然二人势同水火,故袁绍断不会援助袁术。且以今情形观之,彪以为袁绍可信。河内为张虞与袁绍共有,二者互为牵制,因至河内避难稳妥!”
“不然!”
吴硕说道:“冯芳出使张虞,张虞虽身患头疾,依旧遣将出兵,不谈迎奉天子之事。而袁绍恐陛下被张虞、袁术所得,故请陛下至河内。以硕所料不差,待袁术撤军,袁绍将生迎天子于信都之念。”
“张虞为迎救天子,不惜以袁术为尊,并迎天子东迁雒阳。秋冬粮荒之际,张虞不惜运粮供给朝廷,故张虞若不能信,天下恐无诸侯可信。”
闻言,刘协念起之前听信梁绍言语,竟让朱儁出兵征讨张虞,顿时心生羞愧。
今观天下诸侯,除了张虞、刘和能信任外,别无其他人可信。而刘和远在幽州,今下危难不寻张虞帮助,怎能去寻袁绍呢?
“朕欲北渡河阳,转寻关中避难,不知君以为如何?”刘协看向士孙瑞,问道。
士孙瑞捋须思虑良久,说道:“陛下西至关中避难可行,但恐袁绍会有所不满。若袁绍不满,则形势难料尔!”
“那以卿之见,今至修武避难?”
“如吴尚书所言,待袁术撤归南阳,张虞、袁绍必生纠葛。”
士孙瑞犹豫说道:“请陛下斟酌利弊行事!”
“先至河阳!”
刘协沉吟少许,说道:“河阳为河内重镇,若形势变化,再安抚袁绍不迟!”
杨彪张了张嘴,欲劝刘协至修武,但见手握兵马的董承、刘备二将支持到张虞治下避难,却只能叹了口气,不再言语。
杨彪偏向袁绍,除了与有袁氏姻亲之交外,更重要是他觉得张虞内外不一,今朝廷到了张虞手上恐不知道又会有什么波折。
且不言刘协遣使者通知张杨,告知朝廷欲东迁河阳之事。而今通过雒阳官吏通风报信之故,淳于琼、颜良、张郃等袁氏将领收到刘协欲率文武西迁张虞的消息。
“怎么办?”
颜良眉目凶狠,向淳于琼、张郃二人,问道:“明公让你我迎奉天子于朝歌、河内之交,然天子却欲率文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