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面露喜色,说道:“玄德勿要忧虑,承岂会不知成事于密之语。我自会秘密行事,之后得有良机,我将转邀玄德议事。”
见董承信誓旦旦,刘备心中隐忧渐无,说道:“袁术监视我有多时,今难以联络奔走。故有劳董君奔走,而后共商密事。”
“善!”
待董承聊了几句,见天色已值深夜,董承方才趁黑而归。
董承走后,关羽、张飞、简雍三人入屋,却见到神情凝重的刘备。
“兄长,董承此番前来,可是为诛袁一事?”关羽问道。
“然也!”
见刘备心有忧事,关羽问道:“不知兄长为何忧虑?”
刘备负手踱步,叹气说道:“诛袁大事宜谨慎而行,不可轻易泄露内情与外人。而今董承行事匆忙,急于求成,我恐其不知行事严谨之重。”
见状,简雍安慰道:“诛袁事关身家性命,事密则能成,事疏则能害己。董承岂会不知全家老小性命之重,故以雍之见当会谨慎行事。”
刘备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近来继续闭门,如朝廷或袁术之令,便拒不外出,更不会面见人。”
“诺!”三人应道。
且不说朝廷中的忠汉公卿因袁术有意僭号而愤恨,欲寻计诛袁自保。而今袁术为了试探地方对他僭号的态度,特书信一封于孙坚,询问是否支持他称帝僭号。
大帐内,孙坚读着书信上的内容,冷笑说道:“袁术果有僭号篡位之志,今书信于我,言汉室衰微,袁氏兴盛,问能否拥他为帝。”
说着,孙坚摇头而叹,说道:“袁氏四世公辅,名声显赫中土。如袁术僭号篡位,将为世人之仇寇。”
朱治问道:“将军统兵在外,不宜与袁术生隙。而今袁术有志僭号,将军何不如需上疏赞同,以得袁术信任。”
“伯绪有何高见?”孙坚看向桓阶问道。
桓阶沉吟少许,说道:“夫举事而不本于义,皆难有不败者。故齐桓率诸侯以尊周,晋文逐叔带以纳王。今袁氏反复,背弃天子,欲立新国,而袁术无德,若是僭号,则是自取祸事。故将军欲立大事,须离袁术,不宜与之同谋。”
“那袁术今信至此,伯绪需以何待之?”孙坚问道。
桓阶捋须而思,说道:“将军不如隐晦附和,但且令军中袁术心腹献祥瑞于袁术,以令袁术志骄。待袁术僭号,时将军虽弱,但仗义而起,救朝廷之危难,奉大义以讨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