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群中而出,作揖说道:“禀君侯,涅县阁存有军粮二十一万石,每窖能存粮两万石,足支五万大军两月之用。”
张虞从粮仓里取出了米,见成色颇旧,眉头不由微蹙,将手中米粮交于左右。
“大军每岁征伐,粮草用度频繁。今岁粮仓存粮,本应是近两年所屯,所屯米粮怎会如此陈旧?”郭图仔细观察了下,便诧异说道。
“是啊!”
贾诩伸手捞了捞袋子里的米,见成色陈旧,狐疑看向贾衢,问道:“昔伐陇右时,军粮多新鲜。而今东征河北,何故米粮陈旧?”
见众人投以猜忌眼神,贾衢不卑不亢,说道:“实如郭君所言,今岁运抵之粮皆为新粮,而今涅县阁中米粮半数为三、四年之陈粮。”
“何故如此?”张虞将粮放到米袋里,问道。
“禀君侯,昔前汉粮官监守自盗,常卖新粮于市,换陈粮实仓。而今山西之中,新粮价位较临期旧粮略高一成,仆盘算粮草支出,遂请奏军师,以新粮换旧粮,其中所得累计于库中!”
贾衢指着涅县阁,说道:“邸阁粮草本仅有二十万石,而今却有二十一万石,其中一万石为售卖陈粮所得。”
秦汉时期,官府亲自营造的粮仓,其粮草储存年限最多不超九年。大族的话,因储存技术问题,大多数仅能储存三、四年。而寻常百姓,米粮最多储存一、两年。因此新粮与陈粮的价格会出现波动,新粮会略受欢迎些。
古代将校喝兵血,最常见的操作便是以次充好,将好的米粮卖于大族,换取囤积多年的陈粮,从中赚取差价。甚至更有大胆,直接克扣兵粮。
然贾衢则是将见不得人的勾当放在台面上,或是出于为公事考虑,为了获取更多的粮草,主动用新粮换陈粮,毕竟太原、上党、河东大族可不少,完全有能力吃下新粮。
“君负责上党邸阁三处,可是每处皆是如此?”张虞问道。
贾衢拱手说道:“大体如此,邸阁共有三处,应收军粮五十万石,实屯军粮五十三万石,仆行粗鄙之策,为君侯多筹军粮三万石。”
依照士卒每月食两石米粮计算,贾衢共为大军多凑出一万五千人的月粮。
心中有了计算,张虞大为赞叹,谓左右说道:“假使天下千石悉如贾梁道,我今无忧尔!”
贾衢不悲不喜,束手而立,等候张虞继续询问。
顿了顿,张虞问道:“我今若从上党出兵,走滏口伐邯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