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事无非是施行九品官人法,因此后世人多以为陈群是士族的代表,劝服曹丕施行九品官人法,然实际上却是高看了陈群。
陈群推行九品官人法,实际上出自曹丕的意见,准确说陈群因善投机,押注了曹丕,成为太子四友。后续在曹丕继位之后,陈群顺应人心,与曹丕共同制定九品官人法。
因此有了政治资本的陈群,在曹丕称帝那年,他便出任尚书令,自此执政十余年,属于是曹魏在政治上的一把手。
故想评价陈群的政治能力,莫过于了解陈群治理曹魏十几年的民生状况。相比享有盛誉的诸葛亮而言,陈群执掌曹魏十几年,除了九品官人法外,并没有给曹魏带来多大的改变。如此善变之人,确实承受不起国士之称谓。
张虞沉吟少许,问道:“相比崔琰何如?”
“不及崔琰!”
贾诩捋须说道:“昨日诩与荀君同迎陈群,陈群可以善变称之,而崔琰天性坚刚。言语谈事间,崔琰话少沉默,每言切中弊政;而陈群察言观色,每言切人心意,盖有此之分别。”
说着,贾诩笑了笑,说道:“崔琰为冀州之上士,以诩观之,何止及州郡,如逢明主赏识,可入尚书台。”
张虞听出贾诩言外之意,笑道:“如按文和之言,我往后不重用崔琰,岂不非明主。”
“诩不敢,诩失言!”
见张虞以此而取笑,贾诩连声告罪,以免给张虞留下挟君的印象。
贾诩何意,张虞心里自知。实话实说,崔琰确实为少有的河北上士,毕竟归降曹操仅一年,便被委任辅佐曹丕。及曹操称公之时,崔琰便后来居上,官拜尚书。
张虞收敛心神,说道:“不论陈群才能何如,今他为吕布之使,有心投效于我,诸子便不可轻视。”
“遵命!”众人应了声。
人群中吕范拱手说道:“禀君侯,据安邑探报,袁绍遣使通好袁术,并尊奉袁术为帝。而袁术遣使册封袁绍为齐王,都督兖、青、徐三州之事。二袁本为一姓,袁绍因势急而投袁术,将大涨袁术声望。”
“且袁术遣人警告我军,言我军如征讨袁绍,便视同与袁术决裂。今欲征讨袁绍,恐需注意袁术兵马。”
此言一出,殿内众人无不交头接耳,议论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。
荀谌面露担忧之色,说道:“君侯,袁术据有三州之地,兵马不下十万。我军若征袁绍,恐袁术会起兵马救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