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偏好用精锐而已。
当然了,如果击败了袁术,后续如欲伐荆扬,十万大军可不够用,毕竟南方幅员辽阔,需要大量兵马驻守多地,并且兵分多路。
“遵命!”吕范应声道。
吕范稍坐下,田丰起身说道:“袁谭因势穷而投殿下,若有变化之时,袁谭必叛殿下。以丰之见,东路军不可与之并进,需让袁谭自领一军,别征他郡。若与大军并进,如袁谭欲叛,则将倒戈相向,而我军彼时将败尔!”
“东路军由卿为护军,今事准依田君之言。”张虞说道。
“丰领命!”田丰正色受命。
将诸事安排一番,张虞看向贾诩、荀攸二人,问道:“不知二卿可有不同之见?”
贾诩捋须沉思,说道:“殿下大军云集河内,今不如选任一将为先锋,与吕布合力并击袁熙。若让吕布一人独往,恐独木难支。”
“好!”
张虞浅思少许,说道:“让殷州刺史郦嵩为先锋,渡河与吕布并击袁熙,清平河济之敌,确保粮道转运无忧。”
说着,张虞看向荀攸,问道:“粮草筹集情况何如?”
荀攸说道:“禀殿下,河北之粮将会顺白沟运抵河内,再转至黄河,顺官渡水至中原。而对垒持久,关西之粮则顺黄河之下,再转至官渡水,以供给殿下大军。”
“舟舸皆已征调,黄河之舟有三百艘,河北之舸有四百艘,七百舟舸运粮,辎重供给不断。”
顿了顿,荀攸分析说道:“相比我军漕运至河南,袁术军粮需水陆联运,不及我军便捷。久峙之下,转至冬季,水道干涸,袁术军粮恐会匮乏。”
河南的水网复杂,但大河流无非是西北—东南走向,或是南—北走向,最终注入淮河。故南北朝时期,南朝北伐大多是从淮水北上,利用水流运粮。
而南朝北伐中原又有个关键点,即不选择冬季用兵,因为水流干涸,兵、粮难以转运,甚至是有进无退。
历史上,桓温最后一次北伐,从淮南出发,经徐州之泗水,转至兖州的清水入黄河,彼时已是秋季。郗超劝桓温要么直击邺城,一举定胜负;要么坚守河道,控制粮道的通畅,以待明岁夏季用武。
桓温不采郗超之二策,选择与慕容垂对峙于枋头,最终因河道干涸,大军无粮可食,不得不撤军。然慕容垂便以八千骑兵尾随,先后两败桓温,斩杀四、五万之众,令桓温的名声大大受挫。
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