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生拜见陛下!”
“免礼!”
十余岁少年陌生面孔上的紧张,看得张虞不由笑了几下,从侍从手上接过礼品,一一赐与十名少年。
赏赐之物谈不上珍贵,但却胜在实用,如前三名赐弓箭,四至六名赐长槊,七名以下授佩剑。
“你等学长学成时,名列前茅,朕赐甲胄,经历数年历练,今官拜校尉!
张虞指着丘郎而勉励学子,说道:“朕望每岁能在此再见你等,似丘学长建功立业,为朕效力!”
“谢陛下!”
“今在此既称山长便好!”
张虞摸了摸少年的脑袋,笑眯眯说道:“我虽不教授你等,你等却仍为我门生!”
少年们不知天子门生概念,仅知山长称谓比所谓的陛下更亲近人,遂纷纷称张虞为山长。
今中条军校,张虞不打算交给任何人管理,而是由他出任山长。将来等他去世前,他就会交于新君出任山长。而及天下承平,军校生保持‘天子门生’的身份,他们即便为胡人,但有皇帝作为支持,也不至于会被打压太狠。
至于随行的官吏深谙政治多年,深知‘天子门生’的含金量。这批军校生如有能力,估计仕途一路畅通。若非学子乃胡人出身,招之为婿恐人笑话,估计他们都想找些优秀学子为婿。毕竟如这般年轻而为校尉者,军中能有多少人?
当然了,官吏有所不知。张虞为了避免军校生产生世袭权利,规定军校生不得与大户成亲,其所生子弟严禁入读军校。
张虞又走到一黑衣少年面前,见其样貌与鲜卑、乌桓部落子弟不同,遂问道:“观你面相不似北疆子弟,不知是氐人亦或賨人?”
“禀山长,仆乃賨人,巴西宕渠人!”
“是何姓名?”
“养于外家时,随母姓何。今复姓王,名王平!”
闻言,张虞神色微微有些恍惚,没想到军校在賨人中招生招到蜀汉名将王平。
“賨人名声在外,以勇武轻悍著世,你在校中学习,勿负賨人之名!”张虞照常勉励抚道。
“誓为山长效死力!”王平脸上满是憧憬,大声道。
王平家境贫寒,不得已投靠外公为生,虽说是外公,但难免有歧视,否则他也不会改姓。时遇唐人官吏至部落招生,王平有心外出打拼,见其福利待遇甚好,便干脆将自己卖身于唐军。
见王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