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也就没必要去走那个捷径。
这时,有个高年级的学生走进店里,他拿了几包零食,走到润生面前,把钱递了过去。
润生接了过来。
一般是混了熟的老客才有这种待遇,当然,也是因为柜台那里现在人太多了,挤进去结账比较慢。
“润生侯,你才吃饭啊?”
“早吃过了,你吃了没啊,华侯。”
能混熟的原因是,这位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南通人。
平日里不说方言,但来店里,他一定要喊几句。
有时候,可能就是为了特意过那几句嘴瘾,才特意来店里买点东西。
李追远这会儿也吃好了,放下碗筷,走向地下室,去看小黑。
学长问道:“这细伢儿是谁啊,你侄子?”
润生:“不是,我兄弟。”
“也是咱南通的?”
“嗯。”
“叫什么名字?”
“李追远。”
“追远,小远”学长对着正在下楼梯的李追远扬起手,笑着喊道,“小远侯!”
这是一家位于秦淮河畔的饭店,整个饭店的外形就是一艘花船。
只是,门口没有迎宾,也没有停车。
秦叔推开门,走了进来,一楼没有人,他将拜帖放在进门处的柜台上,沿着船舷,上到二楼。
二楼有三张桌子,一张在上,两张陪衬。
精美的佳肴都已摆上,酒水也都开封。
可却只有一个额头做了包扎的青年站在那里,再无其他人。
秦叔问道:“人呢?”
赵毅:“就我一个。”
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“这顿宴请,原是家里为我准备的,我也是回到家才知道这件事,家里老人糊涂了,做了蠢事,这是赔礼单。”
赵毅将礼单恭恭敬敬地递送过来。
秦叔接了,没看,丢到了地上。
赵毅并不觉得意外。
他回家后,先以闭关的名义躲着没见家里人,而是自己花了一天时间,秘密地给自己办了一个走江仪式,自己给自己点了灯。
走江仪式,并不需要太隆重,柳玉梅当初给李追远办仪式,也只是择了一间逼仄小屋。
这种事,讲究个心诚则灵,类似自己对天道发下大宏愿,没龙灯,你就算点根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