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追远闭上眼,开始准备迎接痛苦的感觉。
每次他做出“犯蠢”的抉择时,都会出现这一症状,他对此都已经习惯了。
然而,
等待许久,痛苦感并未出现。
李追远睁开眼。
捏着钱的手指,加大发力,渐渐泛白。
没有痛苦的感觉,意味着他内心认可这一选择。
可这不是出于道义、正义、仁爱、责任,而是纯粹从冰冷的理性思维角度出发,这一抉择,很利己。
伴随着每次“犯蠢”之后会到来的痛苦,李追远也会习惯性给自己找一个自洽理由。
太爷的三轮车骑得很慢,让少年得以坐在车上有充足的时间,来为自己的这一行为进行自洽。
很多时候,这种自洽是生搬硬套,只为了缓解痛苦。
此刻,他不得不把这套理由,从脑子里重新搬出来,晾一晾,晒一晒:
自己其实早就怀疑,甚至是几乎确定,自己在天道那里所受的特殊待遇,和当初的魏正道有着极大的关系。
太过理性,没有感情,哪怕是对身边亲人也无所挂念,这也就意味着毫无软肋。
说不定,
自己犯点蠢,偶尔搞点可控的妇人之仁出来,天道反而更乐见于此。
明面上该扣的还得扣,但背地里无人可知的地方,抬那么一手,谁又知道呢?
天道是不喜欢魏正道那样的灵魂,但并不是不喜欢有魏正道这样的人去给它踏浪平事。
来到桃林下,找它开口子,它和魏正道又有着极深的羁绊牵扯,再由它亲口说出“他当初不会这么干”。
这不就是故意在与魏正道进行正义切割么?
这契机是偶然的,但舞台和演员都是李追远自己找的。
退一万步说,桃树林笼罩四周的威压自己是不能解么?
自己在老吴家布置个阵法,帮那三小只隔绝了影响震慑,很难么?
无非是因果牵扯更深些,反噬更大些,但那也不过是从亏五十块变成亏一百块,对他这个万元户来说,有什么太大区别?
这四下无人,那台上演的戏,就是给天看的。
念头回收。
李追远再次看着手中的钱。
事儿还是这么个事儿,但事情的性质,却又不一样了。
只有他本人清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