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步。
招待所,大礼堂。
身为报告人的翟老,站在台上,做着报告。
虽已年老,可他此时声音能做到洪亮,吐字也十分清晰,在他的陈述中,这项工程的未来景象正逐步在与会者的脑海中铺陈开。
报告书的篇幅,并不算太长,可里面的每一个字,都干系着不知多少人的命运。
多少文物得做抢救性保护转移,多少人得收拾行囊奔赴那被安排好的新家乡,这座城市多少部分,将被彻底淹没于水底。
在过去,沧海桑田中蕴含着一部分时间漫长,但在当下,却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这一可能。
翟老讲累了,端起茶杯喝水时,示意薛亮亮上来帮他做一下数据方面的补充介绍。
薛亮亮的补充,让与会者脑海中的画面,变得更加立体。
很多人都做出了低头看向脚下或者抬起手的动作,未来的这里,与现在的这里,在与会者的感知中出现了碰撞。
因为相信项目会完成会成功,所以相信那个报告中所描述的未来必然会到来,反而冲击了此时此刻的当下现实。
很多人做出这个动作后,都自嘲式地笑了笑,这也从侧面说明,这次报告的水平之高。
技术性的讨论与验证早已结束,接下来工程的正式实施开展,需要很多部门的通力合作。
因此,让大家清楚知道在做什么和会做成什么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薛亮亮的补充讲完了,走下台。
翟老指着薛亮亮的背影,对台下人说道:
“这位是老罗的得意门生,在培养学生这方面,老罗确实走在我前头,就像是我们的这项工程,可以预见,它耗时会很久,而且就算建成后,未来的方方面面,也依旧需要维护,甚至是保护。
我们从前人手里接过来的扁担,注定将托付给下一代,我们不仅要相信后人的智慧,更要相信有着更好平台的后人,会比我们更有智慧,正如当初我们的前辈,亦是如此看待我们。”
场下响起掌声。
罗廷锐一边鼓掌一边目光寻找李追远的身影。
翟老先前的话是有客气成分,但对学生弟子的培养,一直是罗廷锐最引以为豪的一部分。
只要他们还在一线奋斗着建设着,那他以后就算年迈到只能躺在病床上,也依旧有着强烈的参与感,未来的日新月异里,有那一小颗属于他的光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