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想活着。
从他们的神情与语气中,可以感受到落寞、自嘲与无奈。
先前房间里,那一幅幅画卷下的题字,主题无一不是“宁可万罪加身,亦要扶我赵氏更进一步”。
从满怀憧憬与奉献,不惜自污品格、活匿于棺,到活着活着,就不想死了,就怕死了,最后忘记了初心,想着可以继续活下去。
这一系列变化,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感慨:
他们变质了。
他们自己,也是这般认为的。
赵毅,只觉得想笑。
想谈及变质,得有一个前提,那就是你之前得是个好的。
如果没有这个前提,又哪里能称得上变质?
配么?
这里的秘密,理论上只在每一代大长老之间传递。
倘若这个秘密,是固定的,非动态的,那还真能理解,也确实是有可行性,相当于家族一直掌握着某个宝藏的秘密,越少人知道越安全。
可问题是,这个秘密并非静态的。
当代大长老已经坐在房间太师椅上,二长老怕耽搁他及时进棺材,都不敢在祭祖这日将他给搬出来受晚辈磕头。
三长老、四长老和五长老,只不过体内残余的生机比大长老多一点,还没彻底流失干净,这才能搬出来晒晒太阳。
但他们这种行为,不是已经在做准备了么?
他们,其实都知道流程。
甚至,他们连自己未来的棺材都已提前预备好了,只等将自己“晒干”后,躺进棺内加入。
因此,历代只有大长老才能知晓的秘密,从根本上就不成立。
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
当大长老躺入棺材后,二长老岂不是就成了新的大长老?
只要走得顺序合适,那大家就都有成为大长老的机会,也就意味着大家都有知道这个秘密的资格。
要真是定死了一代只有一个人知道,那放眼望去,上方怎可能悬浮着这么多的先人?
他九江赵氏,又不是丰都阴家,传承真没那么久远,数不到这么多代人!
退一万步说,自己先前才去了宝库,见到了先祖那盏灯下躺着的老不死。
赵毅不相信,历代生活在这祖宅里的长老们,会对宝库不感兴趣,会没进去看过欣赏过,进去后还会特意撇开最有价值的那件宝物,会瞧不见那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