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经验是练出来的,你们要拿出专业精神,难道还能比客串的工程师更弱?”
奥德托的严厉向来一视同仁,不仅仅是对陈向北这样,对待车组任何一名成员同样如此。
看过f1比赛的应该都有这种印象,那便是整个团队在换胎进站过程中的极致协作配合。
事实上换胎的这群成员中,不完全是专职技师,很多是由工程师兼职,比赛结束之后他们有着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这样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,特别是小车队大多如此。
就拿中国车手周冠羽待过的索伯车队举例,他们换胎速度长时间要比大车队慢一秒。
为什么换胎工速度慢的这么明显,索伯车队不做出调整?
原因在于调整了也没用,换胎工本就是工程师兼职,再换无非就是换个更不专业的新人。
想要提升速度跟熟练度,就得花钱招来专职人员,然后再加班通过成百上千次的进站练习,进行团队协作训练培养出默契。
欧洲本来就人工贵,产生的人员跟赛车费用,说不定会高达数百万美金之多。
索伯连个带led指示灯的新款轮胎枪都换不起,还能指望出几百万美金去换人训练?
所以这就是为什么,f1小车队很难跟大车队竞争,它们的弱不仅仅是研发跟赛车,而是全方面的弱势。
面对奥德托的反问,梁驰无言以对。
相处半年下来,他同样了解领队的性格,从来不听借口,只看结果。
“我认同奥德托领队的观念,没有什么比实战训练的效果更好,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资金问题。”
向来保守的泽野弘树,这次站在了奥德托的激进立场。
他毕竟跑过速度仅次于f1的日本超级方程式,很清楚有些东西靠“纸上谈兵”练不出来。
就好比最为普通的换胎训练,车手动态进站跟静态模拟训练截然不同。
先不说配合方面的问题,单单一辆时速80kmh赛车,朝自己“撞”过来瞬间刹停。技师不仅仅需要克服恐惧带来的心理冲击,还得把千斤顶精准卡在前鼻翼位置,这种场景静态训练怎么模拟出来?
说实话,泽野弘树认为相比较人的问题,资金方面问题可能难度更大。
用f1赛车实战模拟训练,没有车队的支出纯靠自费,那完全能用花钱如流水来形容。
说完这句话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