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巴车上的议论没有持续多久,短暂的兴奋情绪刺激过后,很快众人就陷入了旅途的疲惫之中。
二十来个小时的飞机行程并不短,再加上存在着时差影响,就连陈向北都倚靠在座椅靠背上昏昏欲睡。
经历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,接驳大巴车停在赛道旁的下榻酒店。
hrt车队负责转场的成员,已经先一步入住,不过他们此刻都站在大门位置迎接。
这种举动一方面是展示车队团结。
另外一方面,则是陈向北巴林站的表现,彻底赢得了他们的认可。
竞技体育就是如此,没有实力的车手,很难拥有尊重。
入住下榻酒店这一次陈向北没有着急训练,相反是洗了个澡好好睡了一觉倒时差,同时让自己体力恢复到良好状态。
次日来到周三,理论上这是车手的自由活动时间,不过陈向北在酒店有些呆不住,就干脆前往阿尔伯特公园赛道,帮助车队进行p房搭建跟赛车组装,同时还可以近距离观察一下赛道环境。
要知道赛道的维修站区域,非比赛期间每一间p房就是毛胚,根据赛事类型的不同,再由每一支车队自主进行搭建组装。
这可不像搭建一间活动板房那么简单,摆放好设备再装上几块监控屏幕就完事。
f1维修站框架只是最基础的东西,真正难点在于各种设备的链接跟布线,并且还要保证数据跟信号的绝对稳定!
先不说什么数量问题,单单电脑跟电缆的重量,就高达夸张的数吨之多。
当然,术业有专攻,陈向北身为一名车手,更多是介入赛车组装。
13号赛车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底盘停在车位,壳体跟各项空气套件摆放在一旁。
梁驰等技师组成员在组装过程中,还得进行各项零部件的检修。
f1赛车检修跟大众认知里面的“保养”完全不同,几乎可以视为把各项单元拆成零件级别的大修!
就拿动力单元来距离,每次检修需要把活塞、连杆、轴承等部件全拆,然后再通过设备对气缸进行探伤,防止任何一点瑕疵影响到比赛爆缸。
之所以需要如此严格,就在于作为这个星球上纯粹为比赛而生的车型,需要把功率压榨到极致,同时还把重量给降至最低。
既要又要这点,放在f1赛车上面毫不冲突。
研发设计师,就不得不把发动机缸壁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