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已经无法形容中国小子这场比赛带来的震撼,他用着极其干净凌厉的方式,完成了对阿隆索的超越。”
“路线的掌控,时机的把握,乃至于对手应对的预测,车手北可以说做到了极致。”
“能够感受出来,车手北赛前做了很多功课,他太了解阿隆索的风格跟习惯了!”
雷德在陈向北单圈快4秒的追击速度之下,料想过新人可能会超车阿隆索。
可他没有想到,超车会如此的迅速跟“轻松”。
单从转播画面上看起来,陈向北就像是虚晃一枪,然后就完成了内线超越。
没有太多的激烈缠斗,更没有危险举动来逼迫对手让线,陈向北整套动作非常干净,属于一次标准无比的技术超车!
“确实动作很漂亮,车手北精准判断到了阿隆索的防守路线,相反阿隆索很明显就不太清楚车手北的实力。”
“中国有句老话,叫做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。”
“那么阿隆索被超越,就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。”
说完这句话后,普罗斯特可能意识到自己言语容易得罪人。
于是乎又端水解释了一句:“不过话说回来,阿隆索身为世界冠军跟目前围场内最强车手,他需要应对跟关注的挑战者太多,不可能把大量精力花费在一个新人身上。”
“这就是王者的命运!”
普罗斯特这番话并非没有道理,站在高处注定不胜寒。
阿隆索需要应对的挑战太多太多,陈向北放在围场最多算个小卡拉米,处于敌暗我明的状态很正常。
只不过两位主持人都猜测错了方向,事实上陈向北除了上帝视角之外,也没有关注阿隆索太多。
原因很简单,就连陈向北自己没有想到,能在f1职业生涯第二场大奖赛就挑战阿隆索。
与其把目标放在顶级车手身上做无用功,还不如用来多了解中游集团的竞争对手,挑战需要一步步的升级,好高骛远的结果反倒是过犹不及!
所以能抓住对方习惯上的漏洞,更多是布里亚托利的功劳。
赛道上面的阿隆索,望着眼前逐渐远去的13号赛车,眼神中充斥着难以置信。
其他车手走外侧被人超车,一般被称之为“走大了”,算是失误的一种。
可阿隆索不同,他是主动走大,始终把节奏掌控在自己手中!
恰恰凭借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