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而言, ipo流程繁琐, 夜长梦多。而通过“借壳上市”, 一家企业能快速抢占先机,被它借壳的那家上市公司, 股票价格将会在短时间内疯涨。
最新的数据分析显示, grus网络公司具有“借壳”倾向。
grus算是一个优质标,客户群体稳定,市场资源广, 上升空间大……于是, 承接grus项目的投资银行被密切关注。这家投行曾经做过几十个ipo项目, 通过一系列处理与对比,电脑程序选出了具有最大期望值的“被借壳”公司, 名为“新跃芝”。
要不要大量购入“新跃芝”的股票呢?
郑九钧有些疑问。
他思考一上午,致电给傅承林, 开口就说:“我认识的那群朋友们,都在关注grus登陆a股的事。承林,你确定你们团队的量化结果正确吗?”
这很难讲。傅承林心道。
书房内, 台式电脑仍在运行,地板上倒映半尺阳光。傅承林落座于一把工学椅, 解释道:“我不能判断它的对错,只能说它发生的概率不低,期望值符合预计。”
郑九钧沉吟:“哦, 咱们面临着风险。”
傅承林告诫他:“永远有风险。”
郑九钧又问:“你的量化算法, 全是数学模型吗?”
“差不多吧, ”傅承林偶然透露,“有些人工智能的算法,本质上,还是套用了数学模型。”
郑九钧对这些概念和架构从不感兴趣。他听完两句原理,隐约懂了一些,便和傅承林一同商量计划,说好了明天一开盘就让交易员去下单。内部的日常工作没有任何问题,郑九钧几乎高枕无忧,但他转念想起傅承林的处境,忍不住打探道:“承林,你家现在的经营状况还好吗?”
“老样子。”傅承林回答。
他靠向椅背,伸直双腿。许是因为身体放松,他的嗓音略带慵懒疲乏。
郑九钧笑说:“要是有什么能帮忙的地方,你甭客气,尽管跟我提。”
傅承林再三感谢他,随便闲扯了几句,匆匆结束通话。倒不是因为他懒得和郑九钧聊天,而是因为,他掐指一算,姜锦年快要下飞机了。他正在等待她的回音。
手机迟迟未响。
傅承林离开了书房。
他进入二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