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现场已被元律抹得干干净净,但那种湮灭的余韵似乎还残留在空气中,吹拂着他微湿的鬓角。
他再次凝聚心神,激活神关,以神意而非口舌,精准地敲击出那特定的“神韵”,如同拨动无形的琴弦,将指令传递:
“那走吧。”
指令发出,元律那空洞呆滞的目光依旧望着远方,身体却无比自然地、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般,迈开了脚步。
动作流畅,毫无迟滞,亦步亦趋地跟在高见身后半步,重新变回那道沉默、飘忽的影子。
水火无情。此刻的元律,正如水火一般。助你焚山煮海,他不会心生欢喜;灭你满门绝户,他亦不会感到愧疚。一切行为,只取决于那驱动他的“神韵”指向何方,如同水流只遵循重力的引导,火焰只追逐燃烧的本质。
天圆地方,本乎阴阳。阴阳既形,逆之则败,顺之则成。
高见在心中默念着那些神韵。
脚步踏在松软潮湿的沙滩上,留下浅浅的足迹。元律如同最忠实的影子,踩着他的足迹前行,无声无息。高见是“顺”的,他顺应了元律此刻存在的“道”,如同顺着水流的方向划船,自然省力,事半功倍。而那三条真龙,则是“逆”的,他们试图以“己”之意志去对抗、去唤醒元律的“己”,如同逆水行舟,自然粉身碎骨。
夫天地不为万物所有,万物因天地而有之;阴阳不为万物所生,万物因阴阳而生之。
天地运行,何曾为万物生灵的悲欢而改变?
阴阳流转,又岂会因草木的荣枯而停歇?天地视万物如同草扎的刍狗,平等而漠然;阴阳对待万物,又何曾有过偏私与情意?
夫火之性,自炎,不为焦灼万物而生其炎;水之性,自濡,不为漂荡万物而生其濡。水火者,一其性,而万物遇之,自有差殊;阴阳者,一其性,而万物遇之,自有荣枯,如是而已。
火的本性是燃烧,它燃烧并非为了灼伤万物;水的本性是流动润泽,它流动也并非为了冲毁堤岸。
水火有着它们固有的性质,万物遭遇水火,有的被焚毁,有的被滋润,这只是万物自身的际遇不同罢了。阴阳也是如此,它们按固有的规律运行,万物遭遇阴阳,有的欣欣向荣,有的凋零败落,仅此而已。
高见一边走,一边侧目看向身旁这尊强大的“自然现象”——元律。
他的眼神有些欣喜。
当初,李驺方李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