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点评外卖频道的用户全是冲着‘首单立减15元优惠’而来的,100个薅完羊毛的顾客里,第二天还愿意进频道只剩7.4个,复购用户仅2.1个。
这数据特么的烂透了!
张涛嘴角抽抽,倒吸一口凉气,眼前一黑,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。
对比前两天的转化和留存数据,似乎又跌了一半。
外卖业务刚上线一周,虽说大众点评此前并无相关经验,但也从千度和美团外卖挖了一批骨干,不至于这么惨吧?
他看向李璟问道:“问题出在哪里?”
“骑手履约能力不足,订单分配算法也在频频出错,配送线路规划也有很严重的bug。”
李璟实话实说道。
实际上,千度和美团外卖在这三方面的技术,也做得一塌糊涂。
大众点评直接套用这两家的技术方案,不出问题就怪了。
外卖行业的准入门槛低,但技术门槛高。
为了提高订单分配、运力调度和线路规划的精准度,陈延森耗费近五十亿华元,收购了高德地图,并从微软、谷歌、阿狸等公司,足足挖了上百名算法工程师。
前后投入了价值上百亿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成本!
张涛以为从千度和美团外卖挖十几个程序员,就能复刻筷跑的成功模式?
简直是在做梦!
“尽快解决,外卖作为团购业务的延伸,复购频次远高于团购,大众点评能否获得下轮融资,主要取决于外卖业务的表现力。”
张涛面色凝重,向着李璟叮嘱道。
“好的,我明白。”李璟点头应道。
可在用户眼里,大众点评的外卖系统比美团和千度还烂,骑手的延误率高达30%。
用户骂骑手,骑手骂公司。
比如,收货地址明明是龙华,但系统规划的目的地却在龙华中路,这不是坑爹嘛!
若不是首单免费,谁会没事找事用大众点评点外卖?
张涛此时所走的弯路,在几个月前,李彦洪和王鑫也相继走过。
另一边。
王鑫在得知筷跑又融了8.7亿美币之后,顿感压力倍增。
面对一个既不缺钱,又不缺流量的同行,他还真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。
与筷跑打价格战,没别人资金雄厚。
比技术,更是被对方甩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今月曾经照古河 作品《发薪就能变强,我有十亿员工!》第382章 估值58亿美币,王鑫的小心思!暴涨的期权价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