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伸出了右手。
陈延森见状,这才握住了对方的右手,正式打完招呼。
“李先生,请!”
陈延森面带微笑,领着李青松、袁瑞理等人朝着生产基地里走去。
一行人浩浩荡荡,走进了深蓝科技的二号工厂。
央视和国民日报的记者紧随左右,负责全程拍摄记录。
在李青松的身边及其四周,安排了十几名面色冷峻的安保人员。
曾吉文走在陈延森的右侧,为众人介绍厂区的布局和功能区。
第一站是深蓝科技的十万级无尘车间,透过钢化玻璃,能够看到全自动生产线正在组装电池单元。
机械臂精准地抓取硫碳复合正极材料,在氩气保护环境下完成迭片工作。
李青松不时驻足,凑近观察设备运行细节,陈延森在一旁低声讲解,曾吉文则适时补充深蓝电池的技术细节。
跟在身后的记者,将这些画面,用镜头清晰地捕捉下来,打算作为今晚的新闻素材。
短短四个月,深蓝电池在全球范围内,累计拿到了130亿美币的订单,外加三枚诺贝尔化学奖金牌,以及对新能源汽车、消费电子、储能电池行业的恐怖影响力。
哪怕给予再高的报道规格,也完全合情合理。
李青松亲自来参加投产仪式,说白了,也是想为深蓝科技站台。
陈延森指着显示屏说道:“这是深蓝科技独创的多孔硫载体技术,可通过纳米级碳骨架固定活性硫,将体积膨胀率控制在2%以内,从而保证电池的循环稳定性、容量保持率和使用寿命。”
“这个黑色颗粒是什么?”
李青松伸手点了点屏幕,侧身问道。
“氧化石墨烯涂层,可以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,增强电极导电性。”
陈延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。
废话!
这玩意的技术方案,99%都是他提供的。
曾吉文不过是拿着他的技术文档,把实验室数据在常温环境下,进行复现而已。
“如果我没记错,你学的好像是新闻专业。”
李青松顿感诧异,下意识地追问道。
“自家的产品,当然要做到了如指掌。”陈延森丝毫不慌,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。
“我听说,深蓝科技和北汽、上汽、长城、江淮都签署了供货合同,以一号和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今月曾经照古河 作品《发薪就能变强,我有十亿员工!》第488章 1500万千瓦时产能,130亿美币订单,根深蒂固的市场地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