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用兵作战,虽然临阵之时要随机应变,但是整体大的战略却不宜过多调整。卫臻此问,也是想建议皇帝无论战况如何,心中当有一个用兵的边界。
盲目的扩大战事,后勤补给和兵力往往难以跟上,很可能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崩坏。
曹睿想了想说道:“既然卫师傅问了,朕就与你透个底。”
“此次周鲂以鄱阳一郡诈降,朕看大司马的战报,周鲂与大司马书信约在一月初。”
“既然东吴之意是让大司马引兵从合肥西下,经皖城沿皖水入江,朕也选在皖城左近作为会战之地。”
“如今冬季水位颇低,朕已问过熟知江淮水系的中护军蒋济,皖水的流量本就不大。如果在皖城用兵,东吴的辎重兵马恐怕也难以用皖水运输。”
“朕的意思,最多从皖城打到皖口,占据皖口之后就据守江北,不再南下。”
卫臻已然心知皇帝之意,于是拱手行礼,不再多言。
其实,若在当今朝廷的中枢之中,选出一人为皇帝总领洛阳之事,除了卫臻之外,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。
卫臻与曹氏有同乡之谊,其父卫兹散尽家财支援曹操起兵,卫臻一家可谓是根红苗正的原始股东。
武帝曹操、文帝曹丕,这两位君王先后对卫臻极为信重。曹睿还在东宫之时,曹丕就命卫臻教授曹睿朝政,与曹睿有师生之谊。
最最关键的是,卫臻为人也极为清正。其人从不结党营私,也从不与任何大臣私交过密。
以卫臻的家世和受到皇帝的信重,又何须阿谀他人呢?俨然在朝中自成一派。
曹睿握住了卫臻的手:“朕还是当初那句话,若朕为汉文帝,还请卫师傅为朕做宋昌啊!”
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