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日子推算,周鲂所部应该到了皖口对面的历口了。”
皖水流经皖城,在皖口处注入大江。皖口在江北,历口就在皖口对面的江南岸。
陆逊继续问道:“我在江上航行十日,期间对武昌之事并不知情。魏国那边的动向如何?”
胡综顿了一下说道:“月初的时候豫州那边的探子回报,称豫州刺史贾逵率军向扬州开拔,数量约有万余。”
“不过或许是道路阻隔、抑或是魏人加强了戒备,扬州方向并没有探子回报。曹休处只是在本月月中之时答复周鲂,书信中称他会在元月十日率军南下,让周鲂在江边接应。”
陆逊闻言皱起了眉头:“曹休此次所率军队的数量有无答复?以及曹休说的元月十日南下,是十日从寿春出发,还是十日到皖口江边?”
胡综摇了摇头:“曹休给周鲂的回信中语焉不详,只是说明会按周鲂所请南下,让周鲂接应就好。其余之事并未曹休并未提到。”
陆逊沉默半晌:“伟则,这次用兵当真有十万之众?”
东吴实打实的高官就那么几个,最上头的吴王孙权除外,剩下的就是陆逊最大了。而陆逊一直以来对于对魏作战的态度,几乎已成了公开的秘密,东吴的各位重臣宿将也都是知情的。
胡综一边跟在陆逊的身侧,一边拱手建议道:“君侯,此次出兵之数确实是十万众,你就不用怀疑了。”
陆逊叹了口气:“我也曾劝过大王不要动用如此多的兵力,若出兵五万左右的话,其余各地也不用调兵这么多,以致各地防守薄弱。”
“况且依据大王的意思,想必朱然已经佯攻襄阳方向、吕范已经佯攻广陵方向了吧?若是这两处对上魏兵,我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。”
胡综沉默。他又何尝不知呢?相比于北方的魏国来说,吴国兵力本就稀少。诸郡山越还时常叛乱不定,抽调兵力很可能会造成问题。
自从建安年间,东吴连年征战不休。先是抗曹、抗刘,再是征讨山越。少数几个没有战争的年份,也都是在备战练兵中度过的。
此时的东吴也已经很疲敝了。
胡综多年来一直是孙权的亲信之人,孙权所命他会毫不犹豫的遵从。但这并不妨碍胡综明白陆逊同样也是有道理的。
一个求攻、一个求稳,两条道路都是为国家着想。哪一条路才是正确的道路呢?胡综不知道,东吴的大多数人也不知道。
既然吴王和陆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