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睿表示赞同:“的确如此。管仲背君事仇,奢而失礼。但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。孔子曾说:‘微管仲,我其披发左衽矣’。”
徐庶问道:“才德之论陛下说的很明白了,那孤和党呢?”
曹睿瞥了徐庶一眼:“这个徐卿自己不知道吗,难道还用朕说?”
徐庶此时也笑了出来:“臣明白了。说到底,陛下还是要纠正汉时之弊。”
曹睿说道:“正是此理。自汉末之后,什么三君、八俊、八顾、八及、八厨、八龙,士人之间相互品评高下,并以此作为依据来博取官职,这是置朝廷于何地呢?”
“庞德公和司马德操将诸葛亮称为‘卧龙’、将庞统称为‘凤雏’。若是此风延续下来,既然龙凤都出来了,徐卿信不信日后还会有什么‘麟’、什么‘虎’之类的?”
徐庶被皇帝思维的跳跃绕的有些晕,随即说道:“这或许、或许也会有吧。”
曹睿在马上转头向后面望去。司马懿、蒋济、几名侍中和夏侯玄、姜维在离皇帝数丈远的地方骑着马,看了一眼又随即转过身来。
曹睿说道:“士人之间如此品评,其实就是朋党之论了。”
“自汉末以来,士人往往不以孝悌德行为首,而以趋势游利为先。互相结党评论,若与自己一党,则百般赞叹将其捧上了天。若与自己相左,则愈加损毁以作惩戒。”
“所谓党人党人,这就是党人。这不仅是结为朋党,更是在毁坏国家选举官员的制度。”
“建安末年开始,朝廷以九品中正来为士人定品,这是在挖士人之间互相品评的根子。虽然依朕看来,九品中正也有许多不足,但起码比这种士人品评要好一万倍。”
徐庶赞同道:“陛下说的极对。若还是得到党人品评才能做官,我这种颍川寒门之人又如何能报效国家呢?恐怕臣现在还只是个县吏吧。”
曹睿笑着说道:“徐卿可不一样。卿是从刘备处回来的,大魏自然要任命为官的。”
徐庶也笑着点头。
其实曹睿还是比较欣赏徐庶此人的。言语坦诚而又直接,曾在州郡任职、也曾任御史中丞,这就是地方经验和朝廷经验都有了。
而且从徐庶的交谈里可以看出,徐庶并不是如传言中的、被迫离开刘备效力曹魏的形象。反倒像是很正常的一个跳槽一般,就像陈群、袁涣、田豫这些曾在刘备手下任职之人一样。
想到这里,曹睿准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