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睿说道:“说的再详细些。”
“孟喜将‘卦气’融入易之象数、杂以阴阳灾变,佐以月令、季候、时节来占吉凶。汝南袁氏世代传承孟氏易,这才有了四世三公之位。”
“京房在孟氏易的基础上,将‘卦气’和‘阴阳灾变’推到了极致。纳甲、纳支、八宫、卦气、五行、飞伏、互体,这些都融入了孟氏易之后,才成了京氏易。”
“且慢。”曹睿抬了抬手止住了辛毗:“辛卿不妨说的再直白一些,朕听不懂了。”
辛毗颇为无奈。既让我详细解释,详细解释了之后又听不懂。但谁让对面是皇帝呢?该说还是要说的。
辛毗拱手:“回陛下,孟氏易就是易混杂了谶纬,京氏易则全是谶纬了。”
曹睿说道:“孟氏易若真是管用,世代学孟氏易的袁氏还能算不出来自家的结局?可见全是无稽之谈了。”
辛毗说道:“事在人为,而非天道。”
曹睿点了点头:“看来先帝是不想让朕学谶纬是吧?”
“先帝本就不喜这些谶纬方术。”辛毗说道。
“刘侍中在第一次见朕的时候就和朕讲过,说先帝不喜这些谶纬方术。”曹睿端着酒樽看向刘晔:“是吧,刘卿?”
刘晔微微点头应承道。
“汉孝文之俦嘛。”曹睿端酒抿了一口,看向黄权:“黄侍中呢?”
黄权接话道:“臣学经远不如辛侍中一般,但臣同郡之人也有学孟氏易的,而且颇为神异。”
曹睿笑着说道:“黄卿尽管说来。今天朕与诸卿聊的就是神异之事。”
“臣臣同郡有一人名为周舒,学的也是孟氏易。”黄权说道:“不过当时有人向周舒提问,问‘代汉者当涂高’该如何解释。”
随着这种喜闻乐见的话题一个接一个的跑出来,酒宴上的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,虽然只有旁边的刘晔面部表情有些僵硬。
曹睿好奇道:“这周舒是如何说的?”
“当涂高者,魏也。”黄权缓缓说道,不过又接着解释起来:“陛下,这可不是臣在酒桌上胡乱编造的,此事巴西一郡之人皆知。”
曹氏建立魏国,而又与谶纬相符合印证,这简直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正确了。
眼看着酒宴中的曹氏众人兴高采烈了起来,曹睿指向黄权向众人说道:“诸卿,这位黄侍中、黄权黄公衡,是益州巴西郡人。”
在这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