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,你我联名写封上表发至洛阳,将此事来龙去脉陈述一番。”
蒋济轻轻颔首:“正应如此。大司马先命人拟稿,我稍后来署名。”
虽说曹休十分听劝、即刻就放弃了自己想要趁机攻伐吴国的念头。但在蒋济这个精明人看来,曹休已经露出了些许不智。
当下是什么时候?
陛下领着全部中军、在秦州在武都与蜀军鏖战。除了豫州、扬州兵力尚丰,其余各州此时皆有空虚之象。
司隶、兖州、冀州三州日夜不停的向雍州运粮,并无多余粮草来支持扬州用兵。
更何况,据险而守乃是国策。陛下去年亲征淮南,不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安稳的外部环境、从而恢复国力、积蓄力量吗?
这种趁机攻吴的想法,甚至有都不该有,又遑论将其对人说出来呢?
难道你曹休认为去年的战胜之功,都是你这个大司马赚来的吗?
蒋济署名后走出堂中,心中对曹休的评价、又向下跌了一些。
在秦州,大魏军队继续分成两路与蜀军对峙。
魏军自有可恃之处,蜀军也有。只不过两军的底气不同罢了。
大魏的底气,是更充足的兵力、更精锐的中军,以及在沓中、武街、阴平一带,陆逊夏侯献二人所率偏师、可能带来的战果。
而蜀军的底气,则是离蜀地更近、粮草军需更易得到保障,以及赵云所在的武兴、为之提供的一个安稳的后路。
双方并不相同。
而此刻的魏军中军大营中,曹真却显得有些焦急。
“陛下,陆逊与夏侯献的消息为何迟迟不至?”曹真拱手问道:“今日已是二十八日,莫非其部出了什么变故?”
曹睿看了一眼曹真,淡定说道:“陆逊和夏侯献有两万骑,虽说其中有一万羌骑,但也是实打实的两万骑。”
“两万骑在手,能出什么事情?诸葛亮又不是神仙,能一把火把骑兵都烧没了。关羽、张飞这些人也死了多少年了!”
曹真略带歉意的笑道:“不如遣人去问一问吧?”
“大将军!”曹睿看向曹真:“稍安勿躁!朕相信陆逊、也相信夏侯献。你信不信陆逊与夏侯献的军报,在月底之前必然传到?”
曹真点头:“陛下言出法随,臣定然是信的。”
就在二人说话之时,从牵招处发来的军报,被杨阜带入了大帐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