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战,遣五校尉营的五千骑、想必已经够了。”
董昭赞同道:“中军本就是骑军更多。以内制外,正是要以中军巍然不动之势镇压四方。”
“陛下深谋远虑,臣万万不及也。”
曹睿摆了摆手:“朕即使再不懂军略,两次大战全程跟下来,该知道的也就都知道了。”
“如今朕要重新分划中军,正要借西阁之力。需要一得力之人、将这件事推行下去。”
董昭笑着看向皇帝:“是不是此人需要铁面无私、从不结党?最好还懂军略、能担得起日后军国重任?”
曹睿若有所思的瞄了董昭一眼:“是这样。董公有人选了?”
董昭哈哈一笑:“陛下睿断,臣确实想起了一人。除了此人,臣再也想不到其他人选了。”
曹睿也露出笑容,用手指了指东南方向。
董昭拱手道:“臣推荐前将军满宠满伯宁入西阁为任!”
曹睿点头:“那好!朕就准了董公所请,下午便让中书诏满宠回朝!”
“满宠在豫州所统之兵,何人可以继之?”
董昭道:“右将军朱盖或可。”
曹睿点头:“董公之言极为妥当!”
董昭提醒道:“虽说中军重新划分,但中护军一职却仍然空缺。”
“中护军主天下武官典选,各都督麾下的校尉、司马,以及各州郡的都尉,都由中护军主持选拔。”
“桓范去职,目前中护军一职空缺,当找人补上。否则无以应对全局。”
曹睿叹道:“略阳的事情军报中写的清楚,想必董公也都知晓了。”
“当日张翼意图刺朕,众人心中尽皆不安。桓范在帐中请罪,朕也就顺势将他外放到了安定郡。”
“若细细论起来,桓范乃是无心之失,朕心中并没有真怪罪他。也是时候将桓范叫回洛阳了。”
董昭点头道:“陛下现在亲领中军,又拔擢毌丘俭为中领军。桓范籍贯与陛下同郡,在当下的朝中实属难得。”
曹睿道:“皇帝也没办法不靠乡党宗亲,又何况其他人呢?”
董昭也叹道:“陛下说得是啊!就像吴质与臣同乡,虽然其人名声不佳,但臣与吴质也不得不常常来往。毕竟洛中为官之人,并无几个出身于济阴郡的。”
曹睿笑道:“没有济阴郡的,来个山阳郡的可好?左右都是兖州乡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