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”
孙权霸气以对:“自是为汉使方才所说之事!”
蒋琬拱手:“大王之语,在下已经全数记下了。”
“可在下此前所说攻魏之事,不知吴王可愿应下?”
孙权点头道:“攻魏孤可以应,只不过孤不愿攻合肥,而是要攻襄阳!若公琰无法决定,自有时间回成都请示!”
蒋琬拱手:“在下回成都后自会禀报。”
孙权称帝之事,对东吴和蜀汉来说,都非一件小事。当下乃是二月,孙权给自己留出半年多的时间,也是要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。
蒋琬出使武昌,带着这样的条件而来,他心中沉甸甸的压力绝不是面上看着的这般轻松。
蜀汉与东吴之间,两者虽然都被魏国击败了一次,但蜀汉伤筋动骨的程度,远比吴国要大的多。
且不说折损的军力。
蜀汉本就是益州一州之地,在前年又失了北方的汉中屏障,只勉强保留了大半个州的地盘。昔日刘璋在蜀地之时,也不过如此。
若非还有个汉帝的名头在,真不知该有何名义继续延续下去。
东吴虽然损兵折将,可魏吴两国本就是在江北之地作战。濡须无损,大江无损,江陵无损,吴国的根基和战略要地都还在手上。
蜀汉需要东吴的程度,其实是比东吴需要蜀汉更大的。
既然身上最宝贝的就是这个汉帝名头,若还抱着守旧古板的观念不肯丝毫妥协,那就真要将它带到坟墓里去了。
以诸葛亮之智,自然看出了这一点。
能成大事、做出伟业之人,是不会被这等事情框住手脚的。
在诸葛亮和蜀汉群臣看来,你孙权称帝后若能进攻曹魏,那便是一等一的重要之事。
至于现在承认孙权,灭了魏国后可未必承认!下一个就是孙权了!
孙权不是傻子,当然也清楚这一点。
双方的所有决策,不过是出于魏国势大这一现实状况作出的理性判断。
既然孙权约定九月,蒋琬已经拿定主意,九月再来武昌。
至于打襄阳还是打合肥,对诸葛丞相来说能有多少区别呢?不足挂齿。
曹睿来到少年时居住的邺城,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。
比如接见了城中居住的曹氏宗亲,还从中选拔了一些人入洛阳为郎官,来日可以择优授官实职。
比如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