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祎拱手道:“属下知晓了。入城后是即刻进宫,还是先歇息半日?”
“不歇了。”诸葛亮摇了摇头:“这次速回成都,处理完事情还是要速回白水的。先进宫吧。”
“是。”
此番诸葛亮从白水轻身返回成都,只带了费祎、杨仪两名参军,以及二十名骑兵随行。若如以往一般回城时大作阵仗,恐怕会有许多大臣直接出城相迎,甚至还有百姓会在成都夹道围观。
办事重要。
其余诸事绝非诸葛亮心中所求。
虽然诸葛亮身为大汉丞相,出入宫禁却还是需要通禀的,人臣之礼不可丝毫怠慢。
“禀陛下,丞相在宫外求见。”内侍郭多小步走到刘禅身侧通禀。
此时正值下午,七月的成都城闷热异常,刘禅正在殿中阴凉处乘凉打盹,听闻此话竟猛地站了起来。
“丞相?哪个丞相?”
“是诸葛丞相。诸葛丞相自白水而还,方才入城。”
“快请!”刘禅脱口而出之后,又改口说道:“不用你了,朕自己去!”
见到刘禅的第一面,诸葛亮躬身深施一礼:“臣诸葛亮拜见陛下。”
刘禅也随之回了一礼,连躬身动作幅度都一模一样:“朕听闻相父刚刚入城,七月暑热车马劳顿,快入宫将歇一会。”
诸葛亮道:“劳烦陛下亲迎,是臣之过也。”
说罢,诸葛亮伸手向前:“陛下先请!”
“朕与相父同行。”刘禅注意到了后面行礼的费祎:“哦?费参军也一并来了,那就一同来吧。”
“谢过陛下。”费祎应下之后,缀在二人身后两丈远的地方,同内侍一并远远随着。
刘禅轻声问道:“丞相此次回成都,并未遣人与朕事前说明。可有什么要紧之事?是为了李正方?”
诸葛亮轻轻摇头:“李正方只是其中之一,臣这次回成都更是要向朝中众臣做个说明。陛下虽然信重臣,可并非每个大臣都会顾全大局。”
“该劝阻的要劝阻,该争取的争取。实在难以说服的,就让他们先别碍事。”刘禅轻叹一声:“举国政事的担子都压在相父身上了,朕心亦有愧疚。李正方身为先帝旧臣,上次欲分益州而成巴州,被丞相以中都护之职给拖延住了。今年年初,朕和朝廷刚敕封他为卫将军,可他却以魏国三公之例想要开府。”
“他此番就是动嘴,却没真做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