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此处有臣与裴、卢二侍中,以及和、二夏侯三位散骑。一人一句,正好六句。”
“不如陛下做开头和首尾,臣等填入中间?”
“不必了。”曹睿摆了摆手:“就六句吧,一人一句,按照徐、裴、卢、稚权、子期、太初六人的顺序。”
徐庶默默颔首,想了几瞬后从容诵道:“赫皇旅兮统鹰扬。”
裴潜一刻不停的接道:“克贼虏兮靖边疆。”
卢毓似乎在斟酌字句,慢了几拍:“置郡国兮行魏法。”
以文才著称的夏侯惠则快了许多:“顺天命兮布教化。”
最后两句应为全篇做个结尾,和逌想了好一会才说道,声调还微微升高了些:“纪盛事兮铭石上。”
众人都已经说完,目光都聚在了最后一个发言的夏侯玄身上。
夏侯玄嘴角扬起,从容有度的朝着皇帝躬身一礼:“弘圣德兮泽万方!”
曹睿点头道:“纪盛事兮铭石上,弘圣德兮泽万方。此乃大魏之功,非朕一人之功、诸卿亦在其内。”
“待到八月一日,大军开拔回返邺城!”
“遵旨!”六人在城墙上齐齐行礼。
吴国眼下的都城名为武昌,却与后世人们熟知的‘武汉’、‘武昌’并非一处,而是在位置更东一些的鄂城。而后世的‘武昌’,在当下孙权这个时代名为夏口。
总而言之,吴国疆域涵盖大江以南,既要顾及荆州、又要顾及扬州的情况下,孙权也只能选择更为中间一些的武昌作为都城。
武昌的配置一直在增加。
去年和前年,孙权在武昌的吴王府升级成为了吴王宫,今年夏天武昌城的城门也进行了拓宽增高的改造,城墙的增厚增高也在进行中。有识之士只要打量上一眼,就知道这是要仿效洛阳的规制。只不过武昌毕竟不是洛阳,再怎么粉饰也只能学得洛阳的一二分形态,神韵什么的就更不必说。
八月一日,武昌城内城外的暑热尤甚,好似今年再不热一下就没机会了一般。
每月初一的朝会结束之后,孙权率先从殿中步行而出,身后跟着丞相顾雍顾元叹、辅吴将军张昭张子布二人,其余臣子官员随在后面鱼贯而出。
吴王仪仗开路在前,鼓吹紧随其后,前方还有着甲的骑兵扈从,场面异常的正式与庄重。队伍前后约有半里多,两旁还偶有维护秩序的官吏。
全琮随在张昭的身后,抬眼略微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