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附议。”
“臣也附议。”
“臣等附议。”
臣子们纷纷应声说道。
曹睿环视一圈堂中臣子们,嗤笑道:“这般说来,吴蜀要同时进兵了?一路襄阳、一路陇右?孙权和诸葛亮这两人,为了与朕相争,真是尽了全力了。”
“你们说,朕去秦州好些,还是去荆州好些?”
陛下还要亲征??
臣子之中,卫臻是第一个皱眉的,当即起身说道:“臣请陛下安坐洛中,观前方将军取胜就是。此前伐吴,举国半数之兵出征,陛下是不能不至。此前征蜀,关中军情急迫、情势不明,以陛下之威坐镇方安。”
“可如今都太和四年了,幽并、营州尽皆安定,国家无后顾之忧,陛下又何必亲自奔波呢?何况若是两线应对,陛下更应该坐镇洛中统掌全局才是。无论去陇右、还是去荆州,若另一处有警,难道陛下还要如从幽州回返洛阳一般,再这般急迫的跑一次吗?”
“陛下此前种种辛苦,就是为了如今不再辛苦!”
曹睿抿了抿嘴,前面那些好听的话在耳中自动过滤下去,唯独卫臻说到的两线作战,这一点算是有些道理。
不过曹睿还未开口,刘晔就又在一旁劝道:
“陛下,卫仆射所言有理。陈司徒在寿春、赵都监在襄阳、徐元直又方去了荆州,算起时间应能赶上。一处关西、一处荆州,陛下在洛中坐镇岂不更好?”
曹睿看着众臣的反应,董昭没有应答,反倒司马懿好像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一般。
“司空有何言语?”
司马懿拱手说道:“与荆州相比,关西有大将军、张征西、郭征蜀、陆护羌在,更为稳妥一些。臣以为当以荆州为重,陛下不妨至许昌坐镇!”
许昌,洛阳
曹睿依稀想起,去年年末之时,就在此地书房之中,他与臣子们就曾议论过许昌的重要性。
吴与蜀,吴国国势更强、兵力更多、战线更广。
对吴还是对蜀,以哪一方为重,这个结论几乎显然。
曹睿背手在后,从容看向众人:“司空所言有理,居于许昌一地,可以同时控荆州和扬州两处,自是许昌更好。”
“诸卿方才的言语,朕都已经听进去了。朕亲移驾许昌以掌全局,诸卿可有异议?”
“陛下明鉴。”司马懿见自己方略得到认可,当即起身行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