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了。”
孙资问道:“既然东南现在已经安靖,那贾梁道回朝之事应该就有眉目了?”
“或许吧。”司马懿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:“谁又能说得准呢?”
孙资道:“陛下仁心”
“陛下是仁心,可朝中也并无什么位置与他。”司马懿冷笑一声:“如今九卿们与尚书们位置皆满,枢密院更无位置,内阁他也不够格。”
“那侍中呢?”孙资突然问道。
“侍中”司马懿一时语塞:“侍中倒是缺员,不过徐元直也差不多在最近从襄阳回返,缺一人倒也不好说。”
“应该不会。”司马懿自顾自的摇了摇头:“贾逵年龄有些大了,应不会补了侍中的缺。”
“且不说他了。”司马懿看向孙资:“彦龙兄与我说这个,可是动了想回朝中任官的心思?”
孙资微微低下头来:“若说不想回朝中,那是假话。只不过此前我在陛下面前有失圣心,不知还能不能回得去罢了。”
“兖州刺史虽好,但主政一州,终究不是在洛阳为官。若我能得一九卿之位,那就足以告慰平生了!”
“九卿吗?”司马懿笑道:“以彦龙兄的才资,区区九卿倒也未必不能。依我来看,此番彦龙兄在兖州主持屯田一事,就是你复起的时机了。太和四年即将结束,明年大约又会休养生息一整年的时间,若真要改,那就要到后年或者再晚一年了。”
“若有消息,我会写书信送到兖州来的。”
“司空仁义。”孙资当即从席间站起身来,躬身一礼:“若等重得圣眷,资必重谢司空恩德!”
司马懿认真盯着孙资看了几瞬,方才走上前去将孙资扶起,笑道:“彦龙兄啊彦龙兄,你年长我些许,我常常以你为兄,如何与我这般见外呢?唤我仲达即可!”
“你长子孙宏和次子孙密二人,如今都在何处任职?”
孙资直起腰来,出声回应道:“孙宏现在青州东莱郡为牟平长,孙密因前年浮华案被牵连,如今在河东家中读书,尚未出仕。”
“牟平长”司马懿停了几瞬之后,方才说道:“牟平那个地方在渤海边上,穷乡僻壤,做不出什么政绩来,我且调他回洛阳为郎,再去秦州陈季弼处做一任上计掾好了。孙密直接去扬州做州吏好了。”
“真不知该如何感谢仲达。”孙资的语气略带感慨:“来,仲达,今日多饮些,不醉不还!”
“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