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方提出质疑。
当然,不是质疑忠心与能力。无论哪一方说出这种话来,都无疑会被陛下猜忌。他们用的理由是对方过于忙碌了,难以管辖的过来,自己这方更加高效。
或许是存在几分表演的成分,免得给皇帝一份东阁、西阁过于和睦,与皇帝争权的形象,满宠与司马懿二人一连数日争辩的厉害,甚至都到了相互有些敌视的程度了。
面对这种情况,曹睿也只是冷处理,各打五十大板。
一方面把将作监派给了枢密院所领,另一方面将满宠调离枢密院,放到监荆州诸军事的岗位上外放,身上的前将军也升为了征南将军。赵俨调回枢密院,只负责将作之事,由西阁直接领导。
后续曹睿与曹真、董昭私下聊天之时,曹真和董昭也坦然承认了有几分支持甚至怂恿的满宠的成分。
看到他们坦诚认下,也就足够了。而经过两年多的调离,曹真的病情和精力也渐渐恢复,可以开始正常负责西阁监理枢密院的权责了。
“报,报!淮阴急报。”
一名青衣佐吏从寿春枢密院接收军报之处急匆匆的跑来,一边跑着还一边高喊。
刘晔眉头蹙起,抬头望向门外。
淮阴?淮阴能有什么事端?
“禀刘公,淮阴急报。”青衣佐吏躬身施了一礼,而后双手将文书呈了上来。
刘晔查验了一下木匣上的火漆,确认无误之后,用桌旁匕首将其破开,拿出了其内装着的竹简。
上面只有略略数十字:“海船队已从倭国归来,自东莱至倭国并无停靠,军势无损,现于淮阴休整。”
刘晔认真看了几遍后,又将木简放回木匣中,站起身来走到与自己相隔不远的王观房中。
“伟台,”刘晔扬了扬手中的木匣:“海船队已然归返大魏,伟台不若与我一同禀报陛下?”
“甚好,就依子扬兄之言。”王观颔首应下。
寿春城本就不大,一刻钟不到,二人就在寿春行宫书房内见到了皇帝。
与前几年相比,曹睿的面孔除了俊美之外还多了几分刚毅,或许是蓄了短髯的缘故,也或许是这几年皇帝渐渐沉浸于军事之中。寻常的练武之时,也不再仅限于宫内练剑、习射,更是常常亲领数千名中军精骑训练战阵。
武勇,智略样样不缺,就连左羽林将军文钦都曾感慨,陛下领骑兵之能在中军之中堪称上等。
天下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