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会成员之一的雷韦恩表示:他一个人搞不定这么大的工程量,需要去锡兰城里把其他建筑师也给打包带来,大家一起进行规划和设计。
问题在于。
雷韦恩和锡兰城里的建筑师们曾经有些矛盾。
这牵扯到了那件陈年旧事。
当时为了缓解难民问题而展开的锡兰城扩建计划。
锡兰城扩建前,女伯爵是面向所有人公开招募设计方案,最后脱颖而出的便是雷韦恩的方案。
他的同行们也递交了各自的想法,不过尽皆落选。
大家公平竞争,各凭本事,没被选上就是技不如人。
当时没人说什么坏话,还有不少雷韦恩的同行跑来向他表示祝贺。
他们甚至跟雷韦恩商量,能不能让他们也加入进来,参与外城区扩建蓝图的规划。
建筑师这个行业,大家都以造奇观为荣,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,设计建造的东西规模越大、越壮观,就越是能证明建筑师的实力。
雷韦恩统统拒绝了他们。
因为那个时候的他觉得,外城扩建、容纳千人左右的难民罢了,好办的很。
凭他的那横溢的才华,根本用不着找人帮忙。
所有的设计他都能一个人完成!
他确实是天才,最后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。
没日没夜、加班加点的设计,独自一人搞定了他理想中锡兰城外城的样子。
整个“完美”的方案都被雷韦恩严格保密,在开工之前,他只给女伯爵描述过自己规划蓝图的场景。
那是雷韦恩最意气风发的时候。
少年天才,年少成名。
无论是谁见到他,都要尊重地叫上一声“韦恩阁下”。
数不尽的商人挥舞着手中的票据,试图跟雷韦恩拉近关系,以此在锡兰城扩建的过程中,提前了解最好的地段位置,买下那里的土地。
直到扩建工程启动。
一夜之间,什么都变了。
工匠们突然统一了阵线,一致声称设计出了问题,现有的条件不合适、雷韦恩的设计图纸出了大问题。
找各种理由,最后总结为一句话:
这活他们干不了。
没了工匠出力,雷韦恩独木难支。
没有办法,那个时候的雷韦恩只能再回去找到其他建筑师。
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