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博没有理会这些,继续冷静开口:“方案二,动用储备金,别看我,我知道有,至少消耗一半,预计未来一个月,河北、山西各地至少涌进来200-300万难民,要喂到秋收,也不知道够不够。”
众人再次沉默,这些可都是沈复兴筹备收复燕云的封装库,这万事还没开头,竟然就要动这笔钱。
王博看了一圈,见众人沉默,他缓缓摇头:“方案三,以工代赈,办厂,火药厂、棉服厂、煤矿厂、搞运输、基建,扩大焦作矿场规模,启动长治、晋城开垦计划,组建开垦团,预计可以消化30-50万人左右,通过他们,养活70-100万人不是问题。”
“三个方案,我建议第一个,省时省力,可以快速解决问题。”
“第二个方案最简单,花钱博名声,只要通过沈团长的人脉,从后方获得一些支持,也不难度过。”
“只有第三个方案,看起来应收尽收,还能扩大产能,但做起来不是一天两天,而且短期内根本不会有任何收获,投入相当巨大,就税警团的备用金,怕是根本不够。”
听完王博的话,沈复兴陷入了久久的沉默。
在即将启动北上计划的这个节骨眼,居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。
不救,内心这关过不去,而且刚凝聚的军心,怕是要散去一半。
救,北伐的计划怕是要搁置,甚至一年都缓不过来。
一旦日寇将太原兵工厂的设备大部分搬走,北上的核心收益就少了一半!
如何取舍?
众人纷纷看向沈复兴,这哪里是考验分明就是通牒。
他看向老王:“都是百姓,救不救?”
老王低头不语。
沈复兴又看向戴安澜:“沦陷区的百姓,算不算百姓?”
戴安澜只能闭上眼,他也答不上来。
诛心!
沈复兴又看向王博:“安得世间两全法?”
王博却是直接摇头,异常肯定的回答: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!”
尽管早就知道这个答案,沈复兴还是不甘心,在他的计划里,太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
“先救济长治这边的灾民,按照王县长的方案三执行,这一地的供应,我还撑得住!”沈复兴咬着牙说道。
他还是不愿意放弃北上的计划,哪怕最后只能动员3-4个团,他也要试一把。
不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老左老左 作品《抗战:通电全国,出关》第50章 灾害与工业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