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他地方尚不可知,但是在税警总团驻军的地区,所有适龄的男丁都想着参军,至少家人有了保障。
这也让已经加入税警总团的士兵有了高人一等的想法,而沈复兴这次组织全军轮流参与收秋,可谓是这片大地近代史上的第二次。
极大地触动了这些士兵与军官的心灵,简直就是教科书般的单位团建。
至于第一次,那是在别的地方。
这些事情,是坐在黄山别墅区的何应钦所不能理解的。
“放心吧,见过你姑父了?”
何应钦皱眉转移话题,在他看来,这就是城里孩子第一次下河摸鱼,新鲜罢了。
“见了,姑父说让我好好干,努努力争取明年升到参谋主任,到时候回来进参谋本部。”张绪老老实实回答,没有一点撒谎。
何应钦这才满意点头:“是了,我看了这次报的功劳,戴安澜、廖肯、白远樵,除了十几名校、尉级军官,还有你。”
张绪腼腆低头,这打胜仗哪次功劳没有他?
自己的职务军衔都从少尉冲到少校了,但铨叙军衔还停在上尉,升到少校还要3年半这是硬性指标。
这次偶像哥给他报的是团级参谋处长,晋升中校军衔。
再下一级就是税警总团的参谋主任,上校军衔。
无论如何,这都已经是平步青云了。
姑姑自然很满意,姑姑满意,身为宋部长的姑父自然也就满意。
何应钦笑着继续问道:“我有一点不明白,这份报告用的是二次北伐,第一次我可以理解为太原战役,这二次北伐攻克濮阳、安阳,难道还有第三次?”
张绪点头:“是的,沈总团长说,在寒露前完成冬小麦的种植后,他就要准备冬季攻势。今年北面遭了大灾,日寇自己都吃不饱,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调动。”
“这么说,这北伐,还是救万民于水火了?”何应钦冷笑着说道。
张绪猛地点头,眼神清澈:“真的,各地方收割完,各团已经开始修筑临时安置营地,肯定会有百姓逃难过来的,去年就来了几十万没饭吃的老百姓。”
何应钦无语了,眼前的小家伙太单纯。
他沈复兴一个地方“小军阀”何德何能做这些事情,要造反吗?
话说到这里,他也没有了与对方掰扯的心情:“你回去吧,既然来了,就在重庆住几天,记得少去城里,听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老左老左 作品《抗战:通电全国,出关》第160章 北伐大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