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被女帝看中。
杨泰兴认真打量了一下韩宁,继续问道:“战争中,最高明的策略是什么?”
最高明的策略?韩宁沉思了一下,然后眉开眼笑道:“最高明的策略当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”
不战而屈人之兵?
杨泰兴愣住。
这个时代的兵法,都是建立在战争之上的,并没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说法。
所以在场的将领们全都愣住。
连国公也不例外。
“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”
杨泰兴似乎是想通了,激动得一拍大腿。
不战,便能降服敌人,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高明的呢?
当然,要想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,并非易事,但不影响这是一种高明的策略。
国公也露出一抹惊喜,看着孙儿满意地抚须带笑。
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攻城之法,为不得已
夫用兵之法,全国为上,破国次之;全军为上,破军次之兵者,国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”
韩宁有些放飞自我了,又背了一大段孙子兵法,听得众人目瞪口呆。
原来小侯爷这么有文化,以前是我误会他了红莲看着韩宁,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崇拜。
这家伙在哪背的?怎么我没听过?夏倾月面露疑惑。
她熟读兵法,但翻遍脑海中所有的兵书,想不出有这段话。
应该是国公大人教的吧!
国公大人的确高明!
夏倾月哪里知道,此时国公也在思索这是哪本兵书上的。
难道是年纪大了,记不起来了?
不应该啊,如此精彩的用兵之道,若是看过,不可能忘记的
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国公细细咀嚼着孙儿的话,恨不得立刻冲上去,好好问问是哪本书兵书上写的。
孙儿虽然聪慧,但毕竟年轻,而且没有真正地上过战场,很难有这种感悟。
所以他不相信是孙儿自己想出来的
另一边,韩二叔听得一脸懵逼。
他从小就不爱读书,虽然国公逼他读过不少兵书,但他读完第二天就忘,不论是诗词歌赋,还是兵法,在他脑子里都过不了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