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和百姓,就如同锅里的小鱼小虾。
频繁的翻动就碎了,君王一个政令下去,一个意志的落实,都影响着万千百姓的生死。
他要压服顾道,错用了孙执中镇抚箕子七州。
明知道孙执中先斩后奏,放流民入辽东是错的,但为了压制顾道,他还是将错就错。
把治国变成了置气。
结果
他已经有点不敢面对,不敢想象这样的惨状,是自己决定造成的。
“也许一开始就错了”
太子一个人,在书房懊悔地喃喃自语,但紧接着他咬了咬牙。
“已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,还不能压服顾道,岂不是更为可惜?”
巨大的后果,反而刺激了太子,让他决心把事情进行到底。
此时敲门声响起。
太子收拾了情绪,故作古井无波,这才让人进来。
“殿下,都水监最新情报。”刘铁柱擦了擦额头的汗水,显然是狂奔过来的。
太子接过来一看,心里咯噔一下。
之间上面写着:
‘镇抚服慢毒,命余数日,尽杀七州官员,事未办。’
孙执中喝了慢性毒药,而且命不久矣,他正杀尽箕子七州的官员?
而他让孙执中改奏折的事情没办成。
太子脑袋仿佛被锤子砸了一下,头痛伴随着眩晕。
“孙执中这是疯了么?”太子怒问。
可不就是疯了,不是疯子,哪能一边喝毒药,一边杀箕子七州的官员?
“该死,他该死!”太子愤怒之后咆哮着。
不是该死,而是应该死了。
那杀光了官员的箕子七州,该怎么办?
这个大坑怎么去填?
官员害民的确可恶,但是他听朝廷的,你杀过瘾了,可百姓也没人管了。
想要回复克隆质,需要至少七个知府和几十个知县级别的官员。
这还不算吏员。
这些人,还要熟悉箕子七州语言风俗。
朝廷去哪里找这么多人?
而且太子把顾道请斩孙执中的奏折,和孙执中请罪的奏折,全都压下了。
以至于朝中的大臣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。
太子以为,他凭借自己的手段可以解决。
现在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