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可是在小吴山一役中宰过筑基的费家嫡婿!是了!他们贺家早些年却与这重明宗做过姻亲。只是就算在贺德宗那死爹还在时,两家都来往不多。
而今贺德宗都死了,贺德工这膏粱子居然还能跟重明宗搭得上关系?”
文先生将这通念头在心中飞速地走过一场,随即又飞速地绽出一张笑脸来:
“哈哈,未想居然是威震云角的康掌门当面!哎呀呀,恕小老儿眼拙!道友莫怪!莫怪!老爷三日前刚才出关,正在圃内赏,小老儿这便去禀报!”
文先生这会儿说话的声音柔和舒缓,跟前番与贺德工说话的语气截然不同。何等前倨后恭,思之令人发笑!
待得文先生驾着法器疾速奔回洞府之中过后,贺德工才敢抬起来头来跟着康大掌门笑了几声,又过了不久,再开腔的时候,贺德工的语气中便有已带上了一丝悲意。
“咳咳,不瞒世兄。小弟与文先生见了这么多次,也是到了今天才晓得,他老人家竟是会好好说话的!”贺德工摇摇头,笑中含苦。
康大宝跟着叹了一声,却也想不出什么话来说。
二人又等了不久,便见一道青色灵光从远处遁来,待这灵光渐渐近了,康大掌门不消运起法目便看得清来者眉目,贺德工也才小声提醒道:“世兄小心,这便是洪县第一修士郎乙。”
鸡皮鹤发的郎乙瘦得似条久违尝过雨水的枯藤,干焦焦的,似是轻易地一抹,就能搓下一层脆皮似的。
一双白眼已经微微泛黄的眸子被故事和风霜填满,深深的凹进在眼窝里头,看不出几分生气,憔悴得不成样子。
只这副容貌,全然看不出郎乙作为筑基圆满的真修气度。
便是跟康大掌门当年行商在墟市脚铺中时常见到的那些求仙不得、只待等死的寻常老修比起来,亦瞧不出多大的区别来。
见得竟是郎乙亲来,康大宝想起来贺德工先前在灵舟上头的话来,目中流过一丝忌惮。却也是不敢表露出来半点,与贺德工一道恭敬拜道:“拜见郎前辈!”
郎乙却是连看也不看康大宝身侧的贺德工,只与康大掌门还礼过后,又急切言道:“可是费司马要小友来此的?!”
“前辈所言不差,正是晚辈伯岳要晚辈来此的,这是大人手书,请前辈一观!”
郎乙急匆匆地伸手接过,将巴掌长短的一张帛书仔细看了好一会儿,才长出口气,面上也跟着露出喜色来:“慢待小